雖然現在是隆冬時節,但是在蘭西縣紅星鄉巾幗菌類基地的大棚里卻是忙碌的景象,一茬茬的平菇像雨后春筍一般,華蓋朵朵,惹人喜愛。這個鄉農民潘國峰投資130萬元興建了巾幗食用菌合作社,這幾天他正在棚里收獲新一茬平菇。據潘國峰介紹,他7棟大棚中共栽培了14萬棒平菇,每年收益達50萬元。
今年,蘭西縣緊緊抓住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契機,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重點發展蔬菜產業,通過政府引導、政策支持、多元投入等措施,蔬菜種植面積日趨增大,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品質結構不斷完善,效益穩步增長。目前,該縣蔬菜種植面積達到32萬畝,年生產銷售加工各類蔬菜已經達到了70萬噸,拉動全縣農民人均增收800元以上。
這個縣依托毗鄰哈市的區位優勢,大打圍城瓜菜經濟牌。與省內17所大專院校后勤聯采中心等蔬菜需求單位,簽訂蔬菜供貨訂單3000噸。同時,把蔬菜產業與旅游產業、與美麗鄉村建設結合起來,以黃崖子民俗特色農業采摘園為牽動,打造農家菜園、采摘園,大力發展觀光農業、精品農業和設施農業,并以發展生產、銷售、采摘、觀光、餐飲“一條龍”式的品牌特色產業為目標,大力推動發展集約化、集中化、集群化的現代農業、綠色農業、靚麗農業、觀光農業。目前,全縣有對外營業的農家菜園、特色采摘園20多處,成為蘭西蔬菜產品銷售的新增長點。
這個縣實施基地推動,形成產業規模。充分發揮202國道沿線鄉鎮的區位、交通和種植基礎優勢,組織發動農民走合作化道路,連片種植,打造百里瓜菜產業開發帶,先后涌現出了臨江老三瓜菜、康榮香瓜、榆林大蔥等的種植規模大、引帶能力強的專業協會、合作社組織81家,注冊“榆林”、“蘭農豐碩”、“碧野”、“康榮”等綠色瓜菜品牌37個,規模種植面積6萬多畝,蔬菜種植大戶400多戶,種植面積4萬多畝,形成了以榆林鎮、蘭西鎮、康榮鄉為重點的15萬畝瓜菜種植基地核心區。奮斗鄉農民常萬山投資500萬元組織興建了峽峰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合作社占地面積1.3萬平方米,建有500平方米立體交叉式大棚15棟、600平方米日光節能溫室1棟和900平方米儲藏窖1處,該合作社選種都是國內外優良品種,科學合理使用有機肥,主要種植紅圣果、辣椒、香瓜、黃瓜、甘藍、冬瓜等瓜菜。成熟后采用儲藏窖訂單模式反季銷往大連、天津、北京等地,形成蔬菜種植、儲藏、銷售一體化模式,實現多渠道增收,使農民真正得到了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