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以高效灌排裝備驅動我國節水農業發展

       日期:2016-12-21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164    評論:0    

      我國水資源總量占世界6%,人均水資源量僅為世界1/4。在水資源短缺的剛性制約下,每年農業需灌溉用水3600億方,用來生產占世界26%的農產品,供養20%的人口。而在我國現有的20.25億畝耕地中,不僅灌溉水利用率只有52%,還有10.73億畝是沒有灌溉條件的“望天田”。如何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

      12月17日,在江蘇徐州召開的第三屆全國節水灌溉裝備與技術戰略研討會上,與會專家指出,雖然農業是用水大戶,但必須確保,因為農業不但是國民生存、經濟發展之本,更是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的關鍵,是在大力發展高效灌排裝備和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上下功夫,實現水資源的科學、簡便、自動、精準利用。

      農業部全國農技中心首席專家高祥照認為,農業生產中,粗放型大水漫灌浪費水、效率低,溝渠灌溉蒸發量大,水資源利用率低,因此發展排灌機械、推行節水灌溉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推行節水灌溉要由渠道輸水向管道輸水轉變,由灌溉澆地向給作物供水轉變,由水肥分開向水肥耦合轉變,由單一技術向綜合管理轉變,實現水資源的科學精準利用。

      江蘇大學黨委書記、校長袁壽其認為,發展高效、節能和環保的技術和產品已成為排灌機械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是產品設計、制造的主要方向,智能化與信息化是排灌機械行業全面提高發展質量和核心競爭力的關鍵環節,將互聯網平臺和信息通信技術融合到產品全生命周期,實現生產過程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形成“互聯網+排灌機械標準件”是未來的一個發展模式。“十三五”應以標準化為引領,以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的應用和技術設備的集成化、成套化、系統化、通用化、多元化為引擎,推動排灌機械行業向高品質方向發展。

      此次研討會由中國農業機械學會排灌機械分會、中國機械工業標準化技術協會排灌專業委員會主辦,江蘇大學流體機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水泵及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江蘇華源節水股份有限公司承辦。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