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農業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期,這得益于農業生產技術的提高和各類農藥產品的幫助,但由于長期使用農藥產品,目前已經對環境和土壤造成了極大地危害,研發新型綠色安全農藥產品已經迫在眉睫。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化學農藥在確保農業生產和保護人類健康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目前全世界每年的農藥總產量已超過500萬噸,并且仍以每年5%的速度在增長。盡管如此,化學農藥仍然遠遠不能滿足客觀需要。
農藥發展之所以如此迅速,是與其在保證農業增產方面所起的作用分不開的。在農作物和家畜所處的環境中,大約有5萬種真菌,能引起1500種病害;全世界大約有3萬種雜草,其中1800種以上可造成經濟上的損失;此外,還有1萬種昆蟲能產生各種危害。據估計,如果不使用農藥,全世界糧食總產量的50%將會被各種病、蟲和雜草所吞噬。
農藥的巨大效益是無可懷疑的,但是,隨著農藥的大量的使用,也引起了一些不良后果。在60年代,人們認識到了DDT等有機氯農藥不僅對害蟲有殺傷作用,同時對害蟲的天敵及傳粉昆蟲等益鳥益蟲也有殺傷作用,因而打亂了生物界的相互制約和相互依賴的相對平衡,引起新害蟲的猖獗。另外,長期使用同類型農藥,使害蟲產生抗藥性,也增加了防治藥量和防治次數,大大增加了防治經費。據國外初步調查,目前已產生抗藥性的害蟲有300種左右,其中農業害蟲占100余種。
農藥對大氣的污染大氣中農藥的污染主要來自為各種目的而噴灑農藥時所產生的藥劑飄浮物和來自農作物表面、土壤表面及水中殘留農藥的蒸發、揮發擴散。此外,農藥廠排出的廢氣,也是農藥污染大氣的原因之一。。農藥對水體的污染水體中的農藥主要來自農田施藥和土壤中的農藥被水流沖刷及農藥廠廢水排放進入水體。農藥對土壤的污染土壤中的農藥主要來自:①直接的施用;②通過浸種、拌種等施藥方式進入土壤;③漂浮在大氣中的農藥隨降雨和降塵落到地面進入土壤。
農藥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據報道,全世界每年因農藥中毒致死者估計1萬人,致病者估計達40萬。發展中國家受農藥污染極為嚴重,每年發生37萬起農藥中毒事件。
農藥進入人體的主要途徑是通過食物攝入。長期食用被農藥污染的食品能造成人體某些農藥的積貯而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
因此推廣綠色防控以保護農作物、減少化學農藥使用為目標,協調采取生態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學調控等環境友好型防控技術措施來控制有害生物的行為,是綠色植保的具體體現。綠色防控以殺蟲燈、性誘劑、粘蟲板等物理防治和生物農藥防治,減少農藥的使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