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海淀區第二屆“蔬菜保供應平價惠民生”活動上獲悉,目前,海淀區已建成蔬菜零售網點650個,形成了以駐店經營為主、線上線下結合網上配送為輔、直通車進社區作為過渡性補充措施的蔬菜供應保障體系;到2018年底規范和提升700個網點,達到社區村的全覆蓋。
參與本次活動的網點不僅有品牌連鎖超市、規范化社區便民菜店,還有蔬菜直通車、互聯網電商等,海淀區以“保基本、兜底線”為原則,要求所有參與商家必須保證菜品安全以及價格親民,每天對1種老百姓看家菜的價格進行對比公示,提供不少于6種平價菜,其價格不得高于北京市價格監測中心前一日公布的平均指導價。同時,在每個參與活動的網點都統一懸掛“海淀區‘蔬菜保供應平價惠民生’”橫幅,方便消費者辨識與監督。
“‘菜籃子’工程一直以來都是市、區政府非常重視的民生工程之一,海淀區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布局合理’的原則,力爭到2018年底規范和提升700個網點,達到社區村的全覆蓋。”海淀區商務委副主任余新星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如何在北京的中心城區實現冬季蔬菜的惠民供應,一直是各區商務委的重點。據了解,海淀區針對區域自身特質,正在依托“完善一個體系、組建一個聯盟、搭建一個平臺、搞好一個活動”為支點,探索一條創新型的路徑。
“我們正在以‘規范化、連鎖化、便利化、品牌化、特色化’為目標,構建‘便捷、完善、優質、現代’的社區商業服務體系。目前,全區已建成蔬菜零售網點650個,形成了以駐店經營為主、線上線下結合網上配送為輔、直通車進社區作為過渡性補充措施的蔬菜供應保障體系。”余新星對其中的“完善一個體系”進行了說明,特別是結合當前市場疏解工作,為保障居民“菜籃子”等日常消費不受影響,采取“疏建結合、保障先行”的措施,通過增設固定式便民服務網點、引導周邊現有超市等擴大果蔬售菜面積、開通蔬菜直通車等方式全力保障蔬菜供應,截至2016年底,共在關停市場周邊新建和改造蔬菜零售網點136處。
同時,依托組建的“海淀區蔬菜聯采聯盟”,通過組織轄區企業與優質蔬菜基地開展產銷對接、基地聯采等活動,由商超的專業采購人員組成專業工作小組對基地進行考察,從源頭把控好蔬菜品質。試點推廣可追溯專柜,對安全可追溯蔬菜消費進行宣傳和引導,實現優質優價。目前已和北京部分區以及山東、河北、內蒙古的7個地市共計396.8萬畝高品質蔬菜基地建立了合作關系,以超市發、物美、順天府、幸福超市等連鎖商超為代表的370個網點加入聯采。
據統計,蔬菜聯采平臺自2016年3月15日上線以來,截至2016年12月31日,累計采購蔬菜達6898.39萬斤,采購次數61542次,采購菜品共153種。平臺每天公開報價,企業可直接下單訂購,由平臺負責配送至企業指定地點。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幫助企業對接了優質資源,減少環節、提高效率,還有效保障了蔬菜的安全與平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