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通州區獲悉,2016年,通州農業“調轉節”,大力發展觀賞魚主導產業,如今已形成產業發展帶,年產值近億元。
去年通州區農業局優化產業布局、引進推廣新品種、建設重點項目、強化技能培訓,開展“調轉節”,使通州區農業進一步符合城市副中心功能定位。
據介紹,通州區農業局優化漁業產業布局,大力發展觀賞魚主導產業,逐步退出食用魚成魚養殖,發展觀賞魚養殖,形成以沿東六環路和京哈高速路兩側的臺湖、張家灣、漷縣等鄉鎮為主的觀賞魚產業發展帶。截至2016年底,通州區觀賞魚養殖水面6173畝,占養殖水面的45.1%,年產觀賞魚商品魚3億尾,觀賞魚良種覆蓋率已達到80%以上,產值近億元,觀賞魚養殖已成為通州區養殖業主導產業之一。
與此同時,通州區加大了引進推廣食用魚新品種力度,調減結構性過剩品種,發展適銷對路的名特優品種、高附加值品種,提高養殖綜合效益。目前,通州區淡水魚名優品種養殖已達20余個,進一步促進了養殖結構優化調整。
此外,通州區還實施了京東觀賞魚示范基地建設和菜籃子工程項目,提高鑫淼觀賞魚養殖基地的選育、制種、交易的綜合性基地優勢,推動觀賞魚產業升級,并穩步推進菜籃子工程建設項目,引導和鼓勵養殖節水減排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