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達川區結合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調整水果種植結構,大力發展優質水果,產品質量已由數量增長向品質化提升轉變。為提升水果生產效益,采取多種積極措施,推動水果出外銷走出國門。
一、著力調優水果種植結構。加大品種改良力度,先后引進黑寶石李、不知火等雜交柑桔、日本甜柿及日、韓梨等優質品種,通過引種試栽,逐年替換種植多年的地方老品種。目前,全區水果品種優質率達95%以上。
二、著力培育標準化基地。按照統一規劃、統一制定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統一栽培質量和農戶分散管理的“三統一分”的原則建設標準化水果生產基地,已建成柚類、柑桔類、葡萄、脆李等水果標準化基地10余個,規模化基地面積達3萬余畝。
三、著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通過技術指導、項目扶持、基地帶動等措施,全區已培育水果種植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農業公司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300余家,其中愉活莊園、月亮灣、三江園、帝源等有影響力的家庭農場和專業合作社達10家以上。
四、著力培育知名品牌。積極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申報“三品一標”認證和商標注冊,實行品牌上市。目前已注冊了“達安”、“黃都青脆”、“愉活莊園”等10余個水果商標,葡萄、桃等5個品種獲得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安仁柚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達安”商標被評為達州市知名商標,月亮灣家庭農場“黑寶石李”已銷往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實現了全市水果出口零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