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yǎng)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新疆巴州農網改造升級助推蔬菜大棚產業(yè)發(fā)展

       日期:2017-03-07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161    評論:0    

      2月27日,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碩縣塔哈其鎮(zhèn)供電所在接到菜農許索山大叔打來的求助電話后,供電員工李明明和王振,立即攜帶搶修工具趕到許索山大叔家2號蔬菜大棚卷簾設備前查故障,不到20分鐘,卷簾機開關修好了,電機、皮帶輪、棉簾軸又開始旋轉起來了。

      和碩縣是全國蔬菜大棚生產基地之一,這些年來隨著巴州地區(qū)農村電網的不斷改造升級,充足的電能和優(yōu)質的供電服務有效地助推了當地蔬菜大棚產業(yè)的發(fā)展,目前蔬菜種植面積達2.33萬畝,大棚2765座。

      今年66歲的許索山大叔,1994年帶著一家老小從山東老家來到和碩縣康農公司蔬菜大棚基地打工。據許索山大叔回憶,那時農村電網十分薄弱,再加上電力緊缺等原因,蔬菜大棚經常沒電用,尤其是冬季,卷簾機和供暖鍋爐鼓風設備無法啟用,只能靠人力覆蓋棉被保暖,嚴重制約了蔬菜大棚產業(yè)的發(fā)展。1998年,國家全面實施農網改造,成立了供電所,蔬菜大棚產業(yè)就是從那時候開始步入了快速發(fā)展的軌道。

      2009年,許索山大叔離開康農公司,通過貸款和自籌方式共募集資金80萬元,建成了5座蔬菜大棚,開辦起了家庭農場,一座蔬菜大棚3季蔬菜年毛收入在當時就高達50萬元。許索山大叔也從一名打工者轉變成了企業(yè)負責人。

      2011年,王飛和妹夫何小勇隨親戚從四川老家來到和碩縣大棚基地種蔬菜,經過用心摸索和學習,王飛很快掌握了大棚各種蔬菜的種植和管理方法。從2015年開始,他們先后投入120萬元,建起了5座鋼質結構新式蔬菜大棚,雖然前期投入成本較大,但從長遠發(fā)展來看還是值得的。王飛算了一筆賬,以前的蔬菜大棚是木質結構的,一般規(guī)模的大棚至少要投入18萬元左右,那個時候電也不正常,自己建一座大棚或者再擴大產業(yè)都不太現實。“這些年通過農網改造升級,電好了,供電所服務也好了,我們也掙錢了。這種大棚結實、耐用,種植使用年限長,采光性能好,蔬菜產量也高,只要人勤快肯出力,兩三年就能收回建大棚的費用。”王飛對此很是滿意。

      2016年,巴州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和井井通電、村村通動力電等民生工程的實施,更為蔬菜大棚的發(fā)展和產業(yè)結構的調整提供了保障。

      段啟友是和碩縣最早開始種植蔬菜大棚的農戶,在做大做強蔬菜大棚產業(yè)的同時,根據市場消費需求,他又開始琢磨調整大棚產業(yè)種植結構。

      段啟友在市場上了解到冬棗的銷售情況不錯,他趕赴陜西冬棗產地學習大棚冬棗栽培技術,回來后投入1000余萬元,建成了88畝16個冬棗大棚,第二年冬棗就開始開花結果,每公斤售價在80元左右。嘗到甜頭后,段啟友還成立了和碩縣三聯豐昱農業(yè)種植農民合作社。

      如今,在和碩縣七個鄉(xiāng)鎮(zhèn)和兩個農業(yè)團場,有不少農民不光種植大棚蔬菜,還利用當地獨特的光照條件種植大棚葡萄、草莓、西瓜和甜瓜等瓜果,來滿足人們對蔬菜瓜果的消費需求。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助力巴州農村走出了一條溫室大棚多種產業(yè)合作發(fā)展的致富道路。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