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種植面積287萬畝,產值63.6億元,全市農業總產值的近三分之一來自水果種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四分之一來自果品產業……日前召開的河南省農業工作會議上,去年三門峽市果品產業的成績單格外引人注目。從結構調整到新技術推廣應用,再到品牌打造,三門峽市不斷做大做強果品業,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果品產業特別是蘋果產業已經成為推動農民增收的支柱性產業。
據介紹,近年來,根據地理環境特征的不同,三門峽市積極引導果農在山區發展高端精品蘋果,塬區發展優質高產蘋果,川區發展鮮食與加工兼用型蘋果。積極利用新技術、新模式對果園進行改造。靈寶市園藝局副局長白建偉介紹說,果園改造帶來的蘋果品質的提高,是提升果樹發展空間的關鍵。通過更新老果園,大力推廣矮化密植模式,目前三門峽市新的栽種模式面積達到12萬畝。
與此同時,果樹種植新技術的推廣和應用,也帶來了當地蘋果產量和質量的巨大提升,優質果率由50%提高到65%。
先進技術進果園,高品質蘋果也必須走出去。作為全國唯一的蘋果類生態原產地知名品牌,“靈寶蘋果”品牌價值達183.4億元,穩居全國縣級蘋果品牌價值第一位。然而,怎么變種得好為賣得好,才能真正有效提高果農收益。近年來,除了立足于品牌優勢,組織果農參加展示展銷會,擴大影響力之外,三門峽市還通過鼓勵、扶持、引導新型經營主體和各類經營組織,多途徑、多形式注冊、創建果品銷售品牌和電商營銷品牌,讓果農實現網上推廣、銷售,大大增加了蘋果的種植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