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加優質綠色農產品供給,擴大優質水稻、小麥生產。我今年帶到兩會上的四個建議之一就是‘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加大優質麥種植’。” 全國人大代表、今麥郎面品有限公司董事長范現國對記者說。
范現國認為,發展優質專用小麥的區域優勢種植,是我國小麥發展的必然選擇。“作為主糧,我國是小麥生產大國,總產量和消費量基本持平,但結構不合理。優質專用小麥產量不足,需要大量進口。”他說。
因此,他建議加大優質小麥育種科研支持力度,出臺政策鼓勵種植優質小麥,打造一批國家級優質麥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
“長期以來,我國小麥種植產量優先,因此普通小麥種植占優勢。而專用強筋、弱筋小麥等明顯不足,適用于不同區域種植的優質小麥品種更顯不足。因此,希望農業主管部門加大育種科研支持力度,針對我國小麥主產區河北、河南、山東等省區,研發適合當地氣候與土壤墑情的優質專用品種。” 范現國說。
而且,他告訴記者,由于目前國內種植的優質小麥在產量上往往沒有優勢,所以雖然在收購價格上略有區別,但產量的劣勢以及種植過程中的不穩定因素等,使得種植優質麥的增收效果不明顯,因此,農民缺乏種植優質麥的熱情。所以,他建議加大對優質麥種植的政策扶持,在小麥集中種植和集中加工區,應該不斷加大土地流轉工作力度,努力實現優質麥生產由分散、粗放式向集約、規范化方向轉變。打造一批國家級優質麥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推動優質麥產業深度融合。
“要實現優質麥的分收、分儲、分運、分加工,讓更多的優質農產品到達消費者的餐桌。” 范現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