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北京蔬菜市場組“雙核”

       日期:2017-03-13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171    評論:0    

      位于朝陽區黑莊戶鄉、亞洲單體最大的“菜籃子”工程——北京鮮活農產品流通中心將于明年8月底竣工,2019年正式投入使用。未來將與新發地市場一起,構成首都農產品日常安全供應的“雙核”保障。3月11日,北京商報記者來到建設中的北京鮮活農產品流通中心,它的建筑、設計以及未來使用中都突出了“綠色節能”,與北京市的發展趨勢吻合。

      亞洲最大蔬菜市場明年竣工

      北京鮮活農產品流通中心工程是一項保障首都菜籃子供應的民生工程,位于朝陽區黑莊戶鄉,一期占地面積305畝,總建筑面積約62萬平方米,去年4月22日正式開工,預計明年8月底竣工。

      作為北京鮮活農產品流通中心工程的項目執行經理,王繼紅每天清晨都要到工地上轉一大圈。“這個工程體量相當大,論建筑面積足有三個國家體育場"鳥巢"大小,每天施工涉及的專業和各項工作千頭萬緒,總要盡早來走一圈心里才覺得踏實。”他路過一些施工現場發現問題會停下來跟工人們溝通,一圈轉下來,一個多小時就過去了。

      “我只要一到工地上,就覺得渾身是勁兒”,今年46歲的王繼紅向北京商報記者講述自己每日的工作場景時還不忘補充一句,“特別是想到我們是在親手建造亞洲最大"菜籃子"的時候。”

      打造農產品東西“雙核心”

      北京鮮活農產品流通中心投入使用后,將與現有的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形成未來全市農產品安全供應的雙核保障機制,這是北京市早在《北京市“十二五”期間農產品流通體系發展規劃》中就明確提出的構想。

      建成的北京鮮活農產品流通中心將實行統一電子結算,實現“交易展銷中心、信息服務中心、應急儲備中心、理貨配送中心”的智慧集成化管理,最大化減少流通環節,有效降低農產品流通成本及對土地面積的依賴程度,減少交通流量和環境污染。

      現場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在當前全力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大背景下,北京鮮活農產品安全供應和應急儲備職責、具備現代化承接能力的全市型農產品配送樞紐,未來將與新發地市場一起,構成首都農產品日常安全供應的“雙核”保障格局。

      流通中心建成后,將以供應商規模化、采購商網格化、運營商專業化、全流程信息化為主要模式,與傳統的農產品批發市場相比,不僅能夠有效降低農產品流通對土地面積的依賴程度,實現減人、減車、減PM2.5、減垃圾的低碳綠色運轉,從而最大程度地減少流通環節、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同時通過運用統一電子結算、大數據、物聯網等先進技術,還將形成能夠有效指導生產、引導消費、服務政府決策的數據信息,建立從產地到餐桌的農產品質量全程可追溯體系。

      凈菜交易成發展重點

      北商研究院特邀專家、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表示,為了更好地解決農產品供應、安全保障等問題,就需要達到較好的時間半徑,北京只有一個“菜籃子”是不夠的。就目前而言,北京的農產品主流交易還是較為傳統的,而未來的發展趨勢首先是標準化農產品,運來的菜都是包裝好的,減少裝卸成本,進入冷鏈物流的體系,目前北京在往這方面發展;而下一個階段就是凈菜交易需求,這個階段節省了中端環節的大量成本。

      “北京鮮活農產品流通中心應該突出標準化產品跟凈菜的比重,承載高端市場需求,這樣才有利于提高北京農產品的整體品質。”賴陽表示。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