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枇杷樹苗種植在直徑為80厘米、高度50厘米的控根容器內,里面放置發酵的有機肥和土壤,提供枇杷生長需要的營養,并根據天氣適時澆水。”日前,記者在泗洲頭鎮上馬岙果蔬專業合作社黃富家的枇杷基地看到新的枇杷栽培技術。
“這就是‘限根栽培’,直接調控根系生長發育的一項栽培技術。”縣農林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它是人為地把植物根系限制在一定介質或空間中,控制根系體積和數量,改變根系分布與結構,優化根系功能,通過根系調節整個植株生長發育,實現高產高效優質的一項栽培技術。
“枇杷樹型高大,一般都有3到5米,疏花疏果到采摘都比較麻煩,對它進行矮化后,就可以解決這些煩惱。”黃富家說,控根器除控制樹冠外,還能防澇控肥,不僅甜度有保障,還節約了肥料。遇到臺風天氣,小枇杷樹樹枝還不易刮斷。
“枇杷樹小了,產量肯定少,怎么還能實現高產高效呢?”面對疑問,黃富家粗略算了一筆賬:一棵枇杷樹產10公斤果實,一畝地按照40棵計算,總產量約400公斤;限根后的枇杷樹空間小密度大株數就多了,一畝能種植100至110棵,每顆結果3至4公斤,總產量并不少,但品質更好,市場前景應該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