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紅原,白雪皚皚。16日,在瓦切鎮達額村的一處草場內,擠滿了前來學習和購買草料的牧民。草場的主人名叫澤郎奪爾基,是紅原縣牧民致富奔康的代表性人物。
多年前,澤郎奪爾基是一名專門養殖牦牛的牧民,由于紅原氣候條件艱苦,牦牛過冬的草料問題一直是牧民們的心病。后來的一次機會,讓澤郎奪基爾去到了德國和法國等畜牧業發達的國家和地區。通過考察,他發現國外既養牲口又種牧草的做法非常適合紅原的環境。
從單一養殖向種養結合發展,成了澤郎奪爾基回國后的實踐。幾年間,他的牧場已形成了養殖和經營草業相結合的多元化發展格局,探索出牧草種植、管理、收貯、銷售為一體的“產-加-銷”經營模式,實現了牧草標準化、規模化生產。
澤郎奪爾基介紹,目前他家里有牦牛425頭、改良牛32頭,承包草場3200畝,租用周邊牧戶草場9800余畝。預計年內可收貯青干草21萬公斤,實現產值40余萬元。
澤郎奪爾基的探索為周邊牧戶發展草業起到了積極的示范帶動作用,更是紅原縣發展現代畜牧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紅原廣泛推廣運用現代農業科學技術和裝備,大力推廣運用普及畜種改良、農牧業機械化、草地改良和人工種草、疫病防控等基礎性實用性技術和裝備。集成試點示范一批生產急需、科技含量高的現代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開發牧區農畜產品加工、儲藏、分級包裝新技術,指導企業和經營主體按照相關的技術規范和技術標準進行生產、加工、流通,建立了產品生產經營標準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