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中下旬,正是春季設施蔬菜生產管理的關鍵時期。去冬以來臨安市氣溫偏高,加上近期連續降水,給蔬菜病蟲害的發生營造了有利的條件。
記者走訪了幾個蔬菜種植基地,個別蔬菜病蟲害的為害較往年有所加重。板橋鎮啟源家庭農場玉米已經下地半個月了,估計5月掛果,新品種南瓜也已經開始大田管理,3畝小香薯苗長勢也不錯。
在這個關鍵時期,農場負責人陳偉民雖然身體狀況不好,但還是每天蹲點農場。“小香薯苗個別有些發黃,這段時間陰雨天氣為主,大棚內濕度高,要特別注意地下蟲害和蚜蟲發生。”陳偉民每天關注天氣變化,起床第一件事就是了解棚內濕度和溫度,“去年冬天不冷,有些病菌都‘平安’過冬,卻給蔬菜種植造成一定影響。”
春分前后,是蔬菜秧苗生長和瓜類蔬菜育苗的關鍵時期。市農技專家王高林叮囑蔬菜種植戶,近期出現持續陰雨天氣,部分蔬菜大棚內通風不良、光照不足,秧苗抵抗力較弱,如田間管理不當,蔬菜易發生立枯病、灰霉病、地下害蟲及生理性病害等,降低幼苗的成株率,延誤農時。
這幾日,清涼峰鎮綠源蔬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林平正忙著顧工挖溝擴渠,“大棚蔬菜管理要勤快,下過雨,溝渠要及時疏通,地里積水就容易引發根腐病。”噴施葉面肥也很關鍵,瓜菜根系吸收水肥能力變差,增施葉面肥吸收率高,從而提高蔬菜的免疫力。
為科學防治春季設施蔬菜病蟲害,市農林技術推廣中心專家認為要做好兩個工作:細心管理、適當施肥。防治灰霉病、菌核病、蔬菜疫病、防治蚜蟲要注意通風換氣,降低棚內濕度。同時要給蔬菜補補元氣,可以結合病蟲害防治,進行根外施肥,促進蔬菜恢復生長,提高植株抗逆、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