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省山西不只有煤炭一張名片。22日,山西運城,這個蘋果產量占據中國1/10的城市代表山西發力打造“山西農產品出口平臺”。
山西運城以“關公故里”揚名海內外。除此之外,這個城市出產的果品目前已出口到全球37個國家和地區,年出口量在15萬噸以上。
22日,在運城“省級農產品出口平臺建設大會”上,運城市長陳振亮表示,經過30年發展,目前運城干鮮果品面積達到500多萬畝,占到耕地總面積的55%以上。此外,運城蘋果種植面積206萬畝,年產量400萬噸,占到中國的1/10。
陳振亮說,運城果品目前已出口到全球37個國家和地區。2015年,運城蘋果代表中國首次出口美國,敲開了世界高端果品市場的大門;2016年,運城油桃代表中國首次出口澳大利亞;2016年11月,運城蘋果漂洋過海挺進秘魯市場。
據介紹,在煤炭資源豐富的山西,運城頗為“另類”。歷史上,運城以山西糧棉基地、果品基地著稱。因此,在煤炭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當下,運城產業結構多元、非煤產業占比大,受煤炭市場影響較小。其中,獨居特色的果品經濟也是獨樹一幟。
不過,在運城果品接連出口海外的背后,隱憂同樣存在。
對此,運城市長陳振亮表示,如今,海外水果大舉進入中國市場。在國內一線城市進口水果市場,高品質水果銷售火爆。如果我們再不轉型發展、提高質量,就有被淘汰的危險。
基于這種危機感,當地把“打造農產品出口平臺”作為推動農業供給側改革的關鍵一招。
在山西,官方已經把這項舉措當成省級戰略來推動。在2017年《山西省政府工作報告》中,山西省長樓陽生提出,“打造運城農產品出口平臺,帶動全省農產品質量提升”。
22日當天,運城方面發布“果業二十條”,劍指“農產品出口平臺建設”。其中明文規定,“鼓勵企業擴大出口。全面落實果品出口退稅政策。在現有37個出口國家和地區的基礎上,企業每新增一個國家或地區,財政一次性對企業補貼8-10萬元人民幣”,“從2017年起,市財政每年投入不少于3000萬元人民幣,用于支持果業發展”。
對此,運城市委書記王宇燕表示,運城果業品牌就是山西品牌。運城將在果品成功出口美國、加拿大、秘魯等國的基礎上,持續增加農產品出口種類、數量,整合山西小雜糧、中藥材、蔬菜等,通過運城這個平臺,讓更多山西特色農產品走出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