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只雞三斤一兩,93塊錢,你給90塊吧。”3月22日,在龍山縣里耶鎮一家酒店,年過六旬的張貴德正在賣雞。
張貴德是一名黨員,也是保靖縣清水坪鎮里外村遠近聞名的養雞戶。在里外村,張貴德是勤勞肯干的狠角色。目前,他的養雞基地有400多只土雞,每天可以收獲50余枚綠殼雞蛋。張貴德和龍山縣里耶鎮的一些酒店合作,他的土雞可以賣到30元一斤,雞蛋賣到1.5元一個。
如此養雞,不富也難。
“其實創業并沒有表面看起來那么風光,從資金的籌措到雞的防病、防疫再到銷售,都是自己負責,一不小心就可能走向失敗。”張貴德回憶道。
對于張貴德來說,養雞路上還有一段傷心事。
去年,張貴德養了4000多只雞。誰知,在當年的6月20日,村里遭遇了一場特大洪澇災害,導致他的雞舍被沖垮,雞幾乎全部被淹死。張貴德致富的夢想,就這樣成了泡影。
那段時間,傷心不已,卻欲哭無淚。
洪水退后,張貴德還想養雞。一些村民紛紛勸說他放棄養雞,但他依然不改初心,不淡熱忱。隨后,他貸款2萬元,清理淤泥,修建雞舍,購買雞苗,又開始養雞了。
“從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站起來嘛。”看著眼前這批災后買的雞苗已長到4斤左右,張貴德的內心充滿了希望。
張貴德說,下一步他將擴大規模,再購買5000只雞苗。
張貴德是黨員,他致富不忘眾鄉親。他積極鼓勵村里的精準扶貧戶和他一起養雞。目前,已經有幾戶貧困戶有了養雞的打算。
“我有養雞技術,來給大家做技術指導,和大家一起實現同步小康的夢想。” 張貴德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