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原州區彭堡鎮冷涼蔬菜基地一派火熱的景象:基地的田野上,農民們正忙著為種植蔬菜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合作社內,揀菜、打包、裝車,一輛輛裝滿了蔬菜的車輛即將起程,運往廣州和深圳等東南沿海地區。“六盤山”品牌冷涼蔬菜近年來巧打時間差,錯時上市,在南方蔬菜市場占據了一席之地。
冷涼蔬菜基地
原州區利用冷涼氣候的優勢,發展特色、高質、高端、高效的“一特三高”特色農業,扶龍頭、建基地、創品牌、拓市場,建成以清水河流域為主的冷涼蔬菜產業帶,分布在彭堡、頭營、三營、黃鐸堡、中河等8個鄉鎮的22個村。得益于這一產業的發展,如今許多村子擺脫了貧困,農民過上了富裕的生活。
姚磨村是原州區最早種植冷涼蔬菜的村子之一,見證了清水河谷川地冷涼蔬菜的發展壯大和貧困面貌的改變。這里氣候冷涼,全村8000畝耕地有水澆地6500畝,距固原市區24公里、固原機場10公里、銀平公路不到2公里,福銀高速公路穿村而過。
2007年,姚磨村開始著手發展冷涼蔬菜產業。
2013年,在閆堡村建成原州區首個萬畝冷涼蔬菜基地,帶動群眾增收400余萬元。基地被農業部認證為“固原市永久性蔬菜種植基地”,西芹、娃娃菜、西蘭花等8個蔬菜品種被農業部認證為“無公害有機農產品”,成功注冊了“六盤清水河”蔬菜商標。
2014年,在河東、別莊村流轉土地6000畝,新建冷涼蔬菜基地。
2016年,依托姚磨村冷涼蔬菜產業成立的瑞豐合作社在曹洼、石碑兩個村流轉土地1萬畝,再造一個萬畝冷涼蔬菜基地,帶動輻射周邊10個村組發展蔬菜產業,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3000多人。通過示范基地建設,提高了蔬菜的產品質量,拓寬了銷售市場,農民收入大幅增加,畝凈增產2000元以上,戶均增收5000元以上。投資建設年育苗能力達3000萬株的瑞豐蔬菜育苗中心,促進蔬菜產業快速發展。
如今,依托冷涼蔬菜產業,徐河、喬洼、馬園、孫家灘、姚磨面貌煥然一新,都成了遠近聞名的“富村”,借菜轉型,借菜脫貧。“加入合作社的種植農戶,現在僅種菜一項人均年收入就達7100元。”姚磨村第一書記王元明說。蔬菜產銷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提高品質、萬畝基地,這是記者在固原北川菜農口中聽到的最熱絡的詞匯。
羅軍是姚磨村最早一批種植蔬菜的村民,也是通過種菜最早致富的人。十年前,羅軍只想著種好自家的幾畝蔬菜。沒想到,通過幾年的種植,他覺得種菜收入還不錯。嘗到了甜頭,便年年擴大種菜面積,今年種植蔬菜300畝,年純收入達到二三十萬元。今年,羅軍抓住姚磨村打造生態觀光休閑產業園的機遇,投入30多萬元蓋了新房。目前,羅軍正抓緊時間收拾房子,到明年一邊種菜,一邊經營農家樂。
姚磨村是清水河谷川地眾多通過發展冷涼蔬菜產業走上致富之路的典型。2016年7月18日,習總書記冒雨來到姚磨村視察萬畝冷涼蔬菜基地,給當地干部群眾巨大鼓舞。
固原北川,清水河流域最為寬廣平坦的川臺地,盛產的冷涼蔬菜以其良好的品質和“六盤山”品牌贏得了市場,成為原州區實施脫貧攻堅的一大特色支柱產業。目前,原州區通過無公害蔬菜產地認定面積12萬畝,有68個蔬菜產品通過了無公害農產品認證,蔬菜主要銷往陜西、河北、甘肅、廣東、海南、香港等省市(特區),與全國50多個批發市場建立了銷售聯通關系。2016年,原州區預計蔬菜總產量98.3萬噸,實現總產值15.65億元,帶動原州區農民人均增收1100元,其中蔬菜種植區農民人均種菜收入達到7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