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農業部批準了一種轉基因土豆。與普通土豆相比,該種土豆可防止因擦傷表皮而變黑。更重要的是,這種土豆在烹飪過程中產生的潛在致癌物質較少。
研發該種土豆的是位于美國愛荷華州的商業種植公司辛普勞,它是美國薯條、薯餅等土豆餐飲連鎖企業的主要土豆供貨商,其中包括麥當勞。這也就意味著,轉基因土豆將走進全美的眾多餐廳。
這是美國2000年以來批準的第一種轉基因土豆。由于對轉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擔憂,美國國內對此反應不一。
烹飪過程產生的
潛在致癌物較少
轉基因土豆的顯著特性是,可以降低表皮因擦傷而變黑的幾率。
辛普勞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種轉基因土豆經過了10年的科學研究、安全評估和廣泛的田地試驗。與普通土豆相比,它在收獲和儲存過程中擦傷表皮而變黑的幾率減少40%。
防止土豆表皮因擦傷而變黑,是土豆種植者和加工者出于經濟原因而長期追求的特性,土豆在收獲、運輸和儲存過程中常因碰傷失去價值,或無法食用。
辛普勞稱,這種土豆的另一種優勢是,可在烹飪過程中降低丙烯酰胺這一致癌成分的產生。土豆等淀粉類在高溫條件下,會自然產生這種物質。
據《紐約時報》報道,辛普勞稱,轉基因土豆在炸制過程中,丙烯酰胺的含量較非轉基因土豆低50%到75%的水平。但目前尚不清楚丙烯酰胺有益的標準值是多少。
辛普勞并不是第一個吃螃蟹者。據新華社報道,20世紀90年代,全球種子巨頭孟山都也曾有過一種抗病毒轉基因土豆拿到了商業化種植許可,但由于沒有帶來經濟上的好處,這個產品于本世紀初退出了市場。
辛普勞的轉基因土豆可能有不同的命運。該公司承諾該轉基因土豆可為消費者提供潛在健康益處。《紐約時報》認為,與孟山都不同,辛普勞公司在土豆業務上有著悠久的歷史,想必已經掃清讓消費者接受這種新作物的障礙。
目前,這種轉基因土豆還需得到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的審批。辛普勞表示,審批機構有望很快完成對這種轉基因土豆作為食品的安全性評估,希望2015年春季可在有限的測試市場上引入這種土豆。
該公司計劃在主要的市場申請進口批準,包括加拿大、墨西哥、日本,然后再到亞洲其他國家。
顯而易見的是,該種轉基因土豆要想取得中國的批準可能較為艱難。去年以來,中國退運了100多萬噸美國玉米,這些玉米中檢出未經中國農業部批準的MIR162轉基因成分。
MIR162轉基因玉米,是瑞士種子和化學品生產商先正達研發的產品,迄今尚未獲得中國農業部的進口批準。
反對者試圖通過法院
扭轉審批
美國是全球轉基因作物種植的第一大國。種植的轉基因作物包括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甜菜、紫苜蓿、木瓜和南瓜等,其中棉花、大豆和玉米種植面積最廣。
不過在美國,小麥、果蔬轉基因卻有較大爭議。盡管在辛普勞公司看來,轉基因土豆優勢顯著,但首次批準轉基因土豆亦可能引來反對浪潮。
丙烯酰胺對嚙齒動物致癌,是一種可疑的人類致癌物。但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指出,科學家并不確切地知道,是否常見食物中的這種化學物質水平對人體健康有害。
不僅如此,2013年,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頒布了指導意見草案,指導食品企業如何減少丙烯酰胺,其也被發現在某些焙烤食品、咖啡和其他食物中。該機構列舉了大量的措施,指導企業在種植、處理和烹飪土豆時,減少致癌物質。
《紐約時報》稱,很多食品企業無疑已采取措施,以減少丙烯酰胺含量,可能不需要轉基因土豆。
“我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不成熟未得到充分監管的技術審批。”食品安全中心的植物病理學家和資深科學家道格·格里安·謝爾曼表示,他的團隊可能會試圖通過法院來扭轉對轉基因土豆的批準。
代表種植土豆農民利益的美國國家馬鈴薯委員會對此批準盡管有所保留,但仍表示歡迎。
致力于消費者營養問題研究的公共利益科學中心生物技術項目負責人格雷戈里·謝斐對審批表示歡迎,“我們支持試圖顯著降低消費者對丙烯酰胺的接觸,如果這個產品可以幫助做到這一點,我認為這是一個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