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大早,河北省平泉縣榆樹林子鎮46歲的農民陳萬江手機就響個不停,上海、浙江、江蘇、山東等地客商需要設施蔬菜的信息不斷傳來。每年經他推銷出去的黃瓜多達四五百噸。
榆樹林子鎮地處冀遼蒙三省區交界處,全鎮現有設施蔬菜暖棚1萬多座,總占地2.4萬畝,其中90%種植黃瓜。早在2001年,這個鎮建成了占地6.7萬平方米的蔬菜果品交易市場,目前已吸引全國各地100多家客商,為周邊鄉鎮生產的蔬菜搭建了銷往全國的平臺。
陳萬江是榆樹林子鎮第一批農民經紀人。“蔬菜批發市場剛建立還沒有打開市場的時候,我們幾個人就用小貨車往周邊市縣送菜,最初打進的市場是遼寧凌源。”陳萬江說,“我們這里空氣質量好,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黃瓜品相好,口感鮮嫩,清香味濃,買過的客商一傳十、十傳百,最后南來北往的人都主動到這里來下訂單,黃瓜供不應求。”
平泉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創業(就業)指導中心曲海柱介紹說,在榆樹林子鎮,像陳萬江這樣從事農產品流通、中介服務的農民經紀人有100多人,他們在傳播信息、銜接產銷、引領農民進入市場、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實現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榆樹林子蔬菜果品批發市場總經理王鳳虎介紹說,榆樹林子鎮設施蔬菜年交易額達12億元,產品遠銷除西藏、云南、貴州、海南之外的全國所有省區。2015年,通過邊境貿易,榆樹林子黃瓜已經出口到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國家。同時,蔬菜經紀人自己的腰包也鼓了起來,市場里共有存儲蔬菜的倉庫200多個。像陳萬江這樣的老經紀人,每家租六七個倉庫,每個倉庫一年收入達10萬元。
平泉縣長曹佐金介紹說,在推進設施蔬菜產業發展進程中,縣里出臺加快設施蔬菜發展扶持政策,成立設施農業小額貸款擔保中心,構建合作組織等服務體系,撬動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杠桿;出臺一系列補貼政策,對基礎設施、大戶轉租、連棟式日光溫室等進行補貼,幾年來累計投入財政資金7000多萬元,為設施蔬菜產業發展鼓足了后勁。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平泉縣已經發展6個重點專業蔬菜鄉鎮,設施蔬菜專業村70個、專業合作社214個、種植專業戶4.5萬戶。全縣蔬菜生產面積達18.5萬畝,其中設施蔬菜種植面積12.8萬畝,年產量95萬噸、創產值28億元,蔬菜產業已成為農民致富的重要途徑之一。平泉縣也因此成為供京津的蔬菜生產基地重點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