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大蕓的長勢不錯,不出意外的話,每畝產量在150公斤以上,按市場價鮮大蕓每公斤15元計算,每畝收入可達2200元以上,經濟效益不錯。”4月6日,看著豐收在望的大蕓,麥蓋提縣林業局局長兼治沙辦主任劉志賦的喜悅之情難以言表。
麥蓋提縣種植大蕓始于去年2月,當年,麥蓋提縣為探索經濟林發展新途徑,發展沙漠林下套種經濟,組織人員趕往和田地區與當地大蕓種植戶交流經驗。
學來“真經”后,說干就干。參與麥蓋提縣沙漠綠化的深圳中環油有限責任公司工人首先以大型拖拉機特制開溝器在距梭梭50厘米遠的地方開溝,溝的深度控制在50厘米,之后就可以種植大蕓了。“我們一次性種植了1.5萬畝大蕓,從目前情況看,大蕓長勢良好,非常成功。”劉志賦說。
劉志賦解釋說,1.5萬畝的大蕓只是試驗田,成功之后將進一步擴大種植面積,達到一定規模后,麥蓋提縣將引進資金,新建大蕓加工廠。加工廠的建立不但可以發展當地經濟,還可以增加本地就業。而大蕓帶來的收益還可以再投入到沙漠種植當中,這就解決了沙漠投入大、回報少的尷尬局面,給防風固沙經濟林建設注入了資金。
另據了解,麥蓋提縣近年來大力開展防風固沙生態林建設,目前全縣已建成生態林近20萬畝,有力地改善了當地的生態環境,但人工造林資金投入很大,種植大蕓的經濟收入無疑為生態林建設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