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幾天,仙居縣橫溪鎮楊山坳村驚現一條體長97厘米,體重約5公斤的巨型野生“大鯢”。據了解,如此巨大的野生“大鯢”在仙居尚屬首次發現。這條巨型“娃娃魚”,從何而來?又該放歸何處?
據發現者仙居縣橫溪鎮楊山坳村村民陳樹林描述,當天早上6點左右,他正在村口的水埠頭洗衣服時,忽然發現溪里有一個黑乎乎游動的東西,他就回家拿來網兜把它撈了上來。
仙居縣橫溪鎮楊山坳村陳樹林:“發現一個稀奇古怪的東西,我把衣服放下,馬上回家拿網兜套起來看一下,抓起來之后不知道是什么東西,就向110報案了。”
老陳捕撈到一條大怪物馬上在村里引起了轟動,有經驗的村民認為這是一條娃娃魚。老陳馬上也聯系了記者和漁政部門。
記者看到,這魚頭部扁平、鈍圓,如碗口般大小。身體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漸轉為側扁。背面為黑色和棕紅色相雜,腹面顏色淺淡。四肢短扁,指、趾前五后四,具微蹼。尾圓形,尾上下有鰭狀物。體表光滑,布滿粘液。
漁政部門辨認,此物就是“娃娃魚”,而且還是野生的。
據漁政部門說,目前,絕大多數“娃娃魚”均為人工馴養。在野生環境下,體長能達到近1米的“娃娃魚”非常罕見。工作人員馬上與上級漁政部門聯系商討其放生事宜,考慮到娃娃魚棲息環境要求高,就決定帶往仙居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進行放生。
“娃娃魚”,也就是“大鯢”,它和恐龍是同時期的,繁盛于3億5千萬年前。被譽為“游動的活化石”,是世界級瀕危兩棲動物,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仙居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深澗幽谷,草豐林茂,流水潺潺,應該是“娃娃魚”生存棲息的絕佳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