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小看一株‘陽光玫瑰’葡萄樹,豐產期每株樹產量400―500斤,每斤光批發價就高達30多元!”昨日,全國勞模周福安介紹,他出技術和八卦洲街道中橋村的扶貧資金,讓貧困農戶騰出房前屋后的院落空地就能種植葡萄樹,獲得收益。發展“庭院經濟”點對點幫助每戶貧農,是八卦洲街道精準扶貧的精準做法。
“陽光玫瑰”這一葡萄品種源自日本,南京農業大學的陶建敏教授據此研究出“葡萄H型整形及限根栽培集成技術”,此技術在南京緣派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推廣應用以來,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這一新品種葡萄果肉鮮脆多汁,有玫瑰香味,專家認為,可以成為葡萄產業的更新替代推廣品種。緣派合作社社長周福安是全國勞模,也是八卦洲人,種植的200多畝“陽光玫瑰”葡萄已經3年。“去年是豐產期,我們的葡萄市場價45元一斤,深圳的果品公司都專門派人派車到我的基地來收葡萄,直接運到上海超市銷售,銷售價七八十一斤呢。”銷售情況很好,讓周福安覺得種植“陽光玫瑰”葡萄,可以成為幫助貧困農戶的一種途徑。
中橋村黨總支書記陳斌介紹,他與周福安碰頭,聊起了讓貧困農戶種植“陽光玫瑰”葡萄的想法,兩人都覺得可行。他說:“這一新品種葡萄適合家庭試點種植,開始時不需要大面積,利用房前屋后的庭院空地,只要有50平方米即可。先種一兩株,掌握了技術再慢慢擴大種植。”八卦洲的農戶家家都有庭院,房前屋后種上“陽光玫瑰”葡萄,發展“庭院經濟”很合適。
“中橋村有68家貧困戶,我們選擇了10戶作為首批試點種植戶。周福安出資幫農民砌了定植池,免費提供技術和葡萄種子。村里則用爭取來的市級扶持資金幫農民建鋼架避雨拱棚。”陳斌說,此舉讓農民足不出戶、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即可獲得一定經濟收益。村里還專門請周勞模建立起生產規范,免費提供給農戶種苗、指導、培訓等服務,并統一實施收購銷售。
村民熊少山經濟困難,家里兩分地種著蔬菜,兒子身體不好,自己偶爾打些零工。聽說村里有“陽光玫瑰”葡萄種植計劃,他爭取到了一個名額,目前已經在后院試種了兩株,都已長出嫩芽。熊少山想成為這個計劃里的“種植能手”,多掌握技術,幫助大家一起擺脫貧困。“勞模和政府都幫著我們,自己得更加出力,才能有致富的希望。”他笑著說。
今明兩年,“陽光玫瑰”葡萄計劃將在中橋村精準扶貧戶中進一步推廣,讓更多渴望通過勞動致富的農戶們嘗到甜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