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濱海新區水產部門和東源水產品有限公司多年努力,在中心漁港外海海域7.5公里長的防波堤內養殖的刺參獲得成功。目前,刺參已經開始捕撈上市,日捕撈500公斤,豐富了百姓餐桌。同時,也對濱海新區養殖業的發展起到了示范作用。
刺參是海參的一種,也是中國21種可食用海參中營養價值最高的,主要分布在我國山東省的長島、煙臺、威海及青島,以及河北省的北戴河、秦皇島、大連沿海,由于種種原因野生刺參數量逐年減少。在環渤海地區,一些企業進行工廠化養殖和室外池塘養殖,這種模擬天然海域進行養殖的方法,養殖的刺參品質比較差,成本也比較高。
2011年,濱海新區水產部門支持下,東源水產品有限公司開始探索自然生態養殖,在中心漁港天然海域中進行原生態養殖,先后投放600萬頭參苗。由于漢沽海域水質清澈、水流緩穩、海藻豐富、浮游生物多,加上海水的溫度和鹽度適中,使刺參生長良好,達到了捕撈上市水平。
“預計今年上市產量在1.5萬公斤左右,明年春節將有3萬公斤左右,豐富百姓餐桌。”東源水產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朋樂說,目前,刺參的銷售渠道主要是走酒店和零售。“游客如有需要,也可以現場捕撈。”李朋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