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天氣格外晴朗,走進眉山市東坡區復興鄉田間地頭,到處是村民們搶收川芎的繁忙景象。
據介紹,復興鄉因地制宜大力發展川芎藥材生產,今年全鄉川芎種植面積從去年的3500畝擴大到5000畝。該鄉分管農業負責人鄭國林說,全鄉川芎種植面積之所以擴大,是因為近年川芎市場價格穩定,平均每畝凈收入達到1200元,而習慣種植的油菜作物,所產油菜籽每畝純收入700元就不錯了,兩相比較,不僅收益差距較大,而且由于近年實行秸稈焚燒,處理秸稈是一大麻煩。對此,全鄉通過調整小春作物種植結構,將過去的“水稻+油菜”種植模式改變為“水稻+川芎”種植模式,適當調減油菜面積,擴大川芎種植規模。這樣,川芎收獲后照樣種植水稻,而且川芎收割時間幾乎與油菜一樣,也不影響大春水稻栽插。圖為該鄉山祠村村民搶收成熟的川芎火熱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