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天剛亮,竹溪縣泉溪鎮塘坪村申東土豆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申東按捺不住心里的喜悅,早早地起床了。他電話叫起了同村的周開國等幾個貧困戶,十幾分鐘后,五六個人就抗著工具來到土豆基地,開始收獲土豆。
“今年一共種植了100畝土豆,分為‘黑美人’、‘紅玫瑰’、和黃心土豆三個品種”,張申東一邊干活,一邊向記者介紹。“‘黑美人’就是紫心土豆,其富含原花青素為40%,花青素是一種強有力的抗氧化劑,能夠有效保護人體免受一種叫自由基的有害物質的損傷……”一談起土豆,張申東就打開了話匣子,和記者攀談起來。
現年37歲的張申東,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年輕氣盛的他曾懷揣著發財夢,2005至2008年,在泉溪開過石板廠,幾年下來,虧損了80余萬,欠下了一屁股債。走投無路的情形下,2009年,張申東到了省城武漢打工,因為無技術沒特長,只能在建筑工地上做苦力。在武漢打工期間,他一直留意,尋求適合農村發展的致富項目,期待自己能東山再起。但苦于缺資金、少技術,一直沒能成功創業。2013年,張申東返回泉溪種植烤煙,每年都能收入10余萬元。
泉溪鎮土豆種植歷史悠久,家家戶戶都有種植土豆的習慣,特殊的地理和氣候條件使這里的土豆塊頭大而且味道美。這不由引起了張申東的注意。能不能通過發展土豆產業,使自己致富并帶動鄉親共同致富呢?他開始了解土豆市場,并在網上查詢相關資料。深思熟慮后,張申東決定嘗試一下。
心里想著,就要付出行動。2017年大年初三,張申東就出發了。他先后到山東滕州和甘肅蘭州考察土豆市場,并引進了“黑美人”和“紅玫瑰”兩個本地沒有的土豆品種。
他和16戶農戶簽訂了合同,租賃了100畝土地,全部用于種植土豆,種有“黑美人”、“紅玫瑰”和本地黃心土豆三個品種。土豆種下去后,像伺候初生襁褓的嬰兒一樣,張申東每天都“泡”在地里,鋤草、施肥……他和幫工們一起干這些活。細心的他還用手機拍下土豆生長過程中的點點滴滴。他的合作社每天吸納10余名貧困戶打工,每天支付工資近百元。
張申東注冊了申東土豆專業合作社,設計制作了自己的品牌包裝。為便于通過網絡銷售土豆,張申東和妻子多次參加市、縣、鎮三級電商培訓,在1212幫助下,家里開起了趕街網電商銷售點。
紫色土豆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2個多月過去了,張申東種植的土豆喜獲豐收。肉質細密、入口沙軟、味道純正、營養價值高,剛一上市,就深受消費者的喜愛,僅6月20日一天,他線上線下共銷售土豆5000余斤,價值2萬余元。
談及下一步的打算,張申東介紹說,把保持土豆品質作為第一追求,加大“申東田園”品牌的推廣,同時,進一步擴大種植規模,以幫助更多的鄉親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