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7月6日,2017中國食品辟謠論壇在北京舉行。中國糧食行業協會信息處處長、小麥分會秘書長趙奕在現場解釋了易燃燒的面條是否安全這個問題。
“面條的主要組成成分是小麥粉、水和鹽,其中小麥粉占面條組成的70%以上,一些特殊的面條會添加堿,以及符合要求的食品添加劑。面粉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蛋白質、脂肪以及礦物質。其中,淀粉的營養成分是碳水化合物,100克面條碳水化合物占70克以上。碳水化合物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有機化合物,同時也是一種可燃物。”趙奕表示:“只要滿足燃燒的條件,無論是面條,還是稻谷,還是米飯,在加熱過程當中水分散失必然會引起燃燒,這是一個正常現象。”
“以掛面加工業為例,掛面的加工工藝,從和面到壓延再到成型,烘干、切割、包裝、碼垛整個工序基本實現自動化。因此,產品生產、質量非常安全。”趙奕說:“我國對小麥粉加工有嚴格的加工標準,目前大多數企業都通過了相關質量認證,絕大部分企業有自己的質量檢驗部門,對產品的出廠有嚴格的把關。到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大體量的小麥粉加工企業在中國,最大單體的車間也在中國,我國的小麥粉加工業整體水平已經處于世界的中高端。”
對于消費者應如何選擇面條產品,趙奕表示,首先應注意產品的食品標簽成分組成,看是否符合國家相關標準;其次,看生產日期及保質期,看產品是否在合理的食用期限內;最后,要注意品牌選擇,知名企業產品質量更有保證。
“食品產業監督機制不斷完善,中國糧食行業協會從2001年開始在全國開展‘放心糧油工程’,當時市場抽查的糧油產品合格率僅為50%左右,十幾年后,近幾年市場抽查產品合格率均穩定在95%以上。相信通過1212的重視,監管部門有效的措施,行業內行規行律的約束,以及有關新聞媒體正確的報道,一定會實現社會共治,讓舌尖上的安全這個大民生得到有效保障。”趙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