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州市膠西鎮素有青島“土豆第一鎮”的美譽,盡管今年前期比較干旱,但未影響土豆收成。7月25日,隨著大田土豆陸續收獲完畢,膠西鎮第三屆“薯我最牛”土豆爭霸賽也熱熱鬧鬧地開場,上百戶村民挑選出自家種的最大土豆前來參賽。經過測重、光澤度和外觀比較等環節的比拼,張家小莊村村民張寶敏選送的重達1.89公斤的大土豆,奪得今年土豆霸主地位,大劉家疃中村村民李文參賽的土豆獲得“最美土豆”稱號。
百名村民攜土豆打擂
上午9時許,記者在苑戈莊村看到,土豆爭霸賽現場設在廣場北側,在舞臺前的長條桌上,上百個大塊頭土豆一字排開,每個土豆用塑料袋裝好,均被貼上各自的編號,村民們來到這些參賽土豆前,逐個“品頭論足”。 “為培育優質農產,促進農民增收,我們組織土豆爭霸賽,通過現場評比最大土豆和最美土豆的方式,宣傳土豆綠色無公害種植理念,提高膠西土豆的知名度及品牌效應。 ”據膠西鎮政府工作人員介紹,“薯我最牛”土豆爭霸賽已經連續舉辦了兩屆,今年已經是第三屆。為了讓種植戶提前準備,他們在一個多月前便發布土豆爭霸賽的相關信息,設置最大土豆一、二、三等獎和最美土豆一、二、三等獎,獎品也非常豐厚,土豆種植戶參賽熱情高漲。參選土豆必須保證在1公斤以上才能參賽,最終有109戶村民報名參賽。
稱王大塊頭重1.89公斤
在土豆爭霸賽評選現場,經過評委們現場稱重,張家小莊村村民張寶敏帶來的參選土豆個頭最大,重1.89公斤,在眾多參賽土豆中脫穎而出,奪得本屆土豆霸主地位。石家河崖村村民李處林帶來的土豆重達1.75公斤,大劉西村村民楊連家參選的土豆重達1.74公斤,分別榮獲二等獎。另外,大劉家疃西村的趙玉寬、苑戈莊村的陳宗美、石家河崖村的石彩香種植的土豆在1.7公斤左右,分別獲得三等獎。
據張寶敏介紹,這次自家土豆奪得本屆土豆王稱號,讓他感到有些意外。談到能讓土豆個頭大的秘訣,有著20多年種植經驗的他總結出了“前促、中控、后保”六字“秘笈”——前期促進土豆苗的生長,生長過程中肥水要跟上,后期在防治病蟲害的同時,適當追肥,如果這些都做到位,土豆個頭自然長得大。
高顏值土豆獲最美稱號
“本屆土豆爭霸賽還有一個環節,就是評選出‘最美土豆’,需要根據土豆表皮光滑度、芽眼深淺、是否有腐爛等‘顏值’情況來打分。 ”膠西鎮政府工作人員說,在決賽環節,評委們通過制定的標準給參賽土豆打分。大劉家疃中村村民李文選送的土豆顏值最高,最終評委給出的分數最高,獲得本屆“最美土豆”稱號。據李文介紹,土豆在生長過程中,如果前期出現干旱,后期肥水充足,很容易導致土豆二次生長,土豆芽眼重新長出小土豆,慢慢膨脹變大,這樣土豆就會形成各種畸變形狀。今年雖然前期干旱,但他們及時打井灌溉,并沒有影響到土豆長勢,平均畝產都達到七八千斤。
超九成土豆是荷蘭種
膠西鎮政府農辦負責人說,從土豆種植品種看,目前膠西鎮的栽培品種九成以上為菜用型的“荷蘭7號”、“荷蘭15號”、“超荷15號”和“魯引一號”等,全年種植面積約10萬畝。作為世界最大的土豆品種研發國,荷蘭系列土豆種在30年前開始大量引進我國,并最終幾乎壟斷了整個土豆品種市場。與其他土豆品種相比,荷蘭土豆的最大優勢有兩個:一是產量高,畝產量最多可以達到10000多斤;二是淀粉含量低,更加適合炒菜吃。
除了菜用型外,最近幾年來“大西洋”加工型等品種的種植畝數也開始不斷增加,目前在膠西的種植面積達8000余畝。這種加工型的土豆主要用來制作薯片和薯條。最近兩年,當地引進的黑土豆、紫土豆等也已開始零星種植,這些新品種主要供應酒店,通常直接蒸煮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