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市政府《關于加快推進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的實施意見》,到2020年,我市中藥材種植面積將達50萬畝,重點打造禹白芷、連翹等道地中藥材原生態種植基地。這是記者7月24日采訪獲悉的。
禹州市是我國四大著名中藥材集散地之一,盛產的野生中藥材有百余種,許多被載入《本草綱目》。禹州中藥材以加工精良、遵古炮制著稱于世。中國歷史上,神醫扁鵲、醫圣張仲景、藥王孫思邈等都曾在這里行醫采藥、著書立說。因此,禹州自古便享有“藥不經禹州不香,醫不見藥王不妙”的美譽。
為加快禹州市等地的中醫藥產業發展,市政府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0年,中醫藥產業將成為推動我市經濟轉型發展的生力軍,其中禹州市中藥材專業交易市場年交易額將達100億元;中藥材種植面積將達50萬畝,標準化種植率和標準化初加工率均達到80%;建設標準化種子種苗基地,改善中藥材種植結構,實行連片種植,打造禹白芷、丹參、杜仲、連翹、山茱萸等道地中藥材原生態種植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