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種西瓜最好吃?哪種果子最有可能受消費者歡迎?哪個新品種最值得大力推廣?吃過才知道!近日,在河南鄭州舉辦的“鄭州果樹研究所百項新成果推介觀摩會”上,來自全國21個省市的近千名代表,包括縣(市)政府部門代表、專家、企業家以及合作社代表、種植大戶等都瞬間化身為體驗者,面對鄭州果樹研究所(下稱鄭果所)推出的30多種西瓜、甜瓜、桃等水果,逐一品嘗并投票選出了最受喜愛的品種,選出的新品種將作為鄭果所今后產業推廣的重點。
近年來,我國果樹瓜類產業迅猛發展,種植面積、總產量和年產值逐年快速增長。目前,我國果樹種植面積達1.9億畝,總產量1.7億噸,分別占世界的24%和22%;西瓜、甜瓜種植面積0.4億畝,年產量0.9億噸,均占世界的50%以上。我國果樹瓜類總產值5500億元,從業人員超過9000萬人。同時,我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果消費市場,2016年水果直接消費和加工消費分別達到1.28億噸和2810萬噸。
不容忽視的是,我國仍不是果業強國。在品種方面,蘋果、葡萄等重要樹種,國內主栽品種仍然是由國外品種主導,如富士和巨峰;在技術方面,部分樹種的單產依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優質果率不足世界水平的2/3。此外,果品供求結構失衡、勞動力成本增加、生態環境壓力增大等問題凸顯。與此同時,國外優質水果正在加快步伐進入我國市場,2000年以來我國水果進口總量增長了5倍,總值增長了8倍。
面對著國內外的雙重“擠壓”,鄭果所所長曹永生認為必須發揮好科技創新在水果產業發展中的支撐作用,“以科技創新驅動產業發展是實現果業強國的必然之路”。
鄭果所在此次觀摩會上推介的114項科技新成果,其中包括86個新品種、12項新技術、16個新產品。此次重點推介了早熟蘋果新品種—華碩,以“貯不沙化、貨架期長”的特點改變了早熟蘋果不耐貯藏的問題;新一代特色蟠桃—中蟠桃11號、中油蟠桃5號,則彌補了傳統蟠桃皮薄肉軟不耐貯運的缺點;即食紅肉獼猴桃品種以市場稀有的特性成為多地搶占水果高檔市場的優先選擇;果樹機械授粉技術,集合了多項專利研制出機械授粉槍,破解用工密集生產難題。
河南寧陵縣通過與鄭果所合作,大力發展酥梨產業,全縣酥梨種植面積達到20萬畝,成為全國唯一的優質酥梨生產基地,為貧困群眾找到了一條脫貧致富之路。上海金山區通過與鄭果所的緊密合作,發展形成“一葡二桃三莓四瓜”十大核心品牌農產品,成為金山區對外宣傳的一張靚麗名片。
觀摩會上,鄭果所還與26家單位簽約,就成果轉讓、技術服務和平臺共享等領域達成協議,累計簽約金額8435萬元。
中國農業科學院黨組書記陳萌山對此指出,這次會議是鄭州果樹所和果業科技成果轉化與推廣工作的一次嘗試,通過對這100多項果業科技成果的推介,促進果農、企業和社會對中國農業科學院、對鄭州果樹所新品種、新技術、新產品的了解,拉近成果研發者和需求者的距離,加速果業科技成果的轉化,從而加強果業科技進步創新對產業發展的支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