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時節,走進福貢縣鹿馬登鄉布拉底村,白色的溫室大棚格外醒目,大棚里栽種的西瓜、西紅柿、茄子、黃瓜、辣椒……琳瑯滿目,長勢喜人。
這是駐村工作隊隊長孫向陽帶動發展產業的成果。
孫向陽是省駐京辦事處的干部,2016年2月被選派到布拉底村任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孫向陽剛來到布拉底村,發現當地群眾除了種植一年一季的糧食外,大片土地閑置著,于是他帶領駐村工作隊多次實地走訪,分析致貧原因,對癥下藥,探尋解決方案。
經駐村扶貧工作隊經多次考察,并聘請農業專家深入勘查、驗證,經布拉底村“兩委”、駐村扶貧工作隊共同研究,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思路,結合精準扶貧工作“一村一品”的發展思路,調整產業結構,在布拉底村開展大棚蔬菜種植。
該項目計劃發展100畝,現已建成并投入使用60多畝,投入資金60多萬元,共有65戶農戶參與,其中,有13戶建檔立卡戶。通過項目的實施,積極引導和鼓勵布拉底村農業由粗放型向節約型轉變,由傳統型向現代型轉變,由市場無序向市場準入轉變。
為提高農戶的積極性,方便大棚蔬菜的管理,村里成立了村大棚蔬菜種植領導小組。通過協調,在農戶流轉給布拉底村委會的2.6畝農田上搭建育苗實驗大棚,實驗大棚所育的種苗,對有發展愿意的農戶提供兩季免費種苗供應。
在大棚里,記者看到一直忙個不停的技術員王華,他是村大棚蔬菜種植領導小組從大理州賓川縣聘請的蔬菜種植技術員。每周他要為村民們講解移栽、修枝、搭架、施肥等技術課。
王華告訴記者,布拉底村種菜條件好,土壤肥力大,沒有病蟲害,施肥全部用豬糞等有機肥,所有生產方式按國家“無公害種植規程”實施。大棚的管理非常精細,一天至少要查看好幾次,要控制好大棚內的溫度和濕度。
為了解決蔬菜銷路,孫向陽與縣扶貧辦協調,在福貢縣城設置兩個布拉底蔬菜專賣點,還把蔬菜輸送到全縣各中小學,并簽訂相關的保障性協議。
“我家大棚蔬菜種植面積是五分,現已賣了一季,共收入700多元,按一年種植三季計算,五分地一年最低可收入2000元。”正在大棚里管理蔬菜的村民迪馬葉告訴記者,以前五分地種植玉米,也就能收到300多斤,只有幾百元收入,現在種植大棚蔬菜比種植玉米劃算,下一步要增加大棚蔬菜種植面積,提高家庭收入。
看到大棚蔬菜帶來的經濟效益,現在越來越多的村民來報名參與大棚蔬菜種植。
孫向陽告訴記者,下一步,村里將成立大棚蔬菜種植合作社,所有種植的蔬菜,在技術員的指導下進行采摘,由村大棚蔬菜種植領導小組統一協調出售,促進群眾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