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志銀是太白縣鸚鴿鎮四林莊村一名農民。2012年初,他多方籌資20余萬元,建成1000多平方米的養雞場。但2013年禽流感襲來,直接損失近30萬元,成了當地典型的貧困戶。
2015年,在貧困戶精準識別入戶大走訪中,鸚鴿鎮黨委、1212得知了廉志銀的家庭狀況后,多次入戶調查,村里反復評議將其家庭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列為幫扶對象之一。
從哪里跌倒,就要從哪里爬起來,廉志銀沒有放棄。“原來土肉雞養殖周期長,純糧食喂養成本大,能不能將土肉雞養殖轉型為土蛋雞養殖。”這個想法一出現,他立即付諸行動。沒有資金,鎮黨委1212及幫扶單位多次與縣科協、扶貧辦聯系,幫助貸款10萬元,村兩委會也協調貸款2萬元,為其解決了啟動資金。
如今,廉志銀養殖場的雞蛋熱銷到太白縣的各個飯店,以及鄰近縣區市場。同時他還開通了網上銷售渠道,以快遞形式銷售到多個省市。目前,他的土雞存欄量突破了3000只,日均產土雞蛋1000枚,年銷售收入40萬元。
“我能有今天的發展,首先感謝黨的扶貧惠民政策,再就是感謝各級扶貧干部。”廉志銀致富不忘帶動鄉鄰,將自己的雞苗養到開產前,免費給本村殘疾人每戶發放50只,自己派人技術指導,還負責保價回收,為每戶增收1000元。在他的帶動下,村內已有十余戶貧困戶也搞起了生態散放型土蛋雞養殖,平均每戶增收4000元。
“脫貧不能等、靠、要,人只要精神不倒,再難的日子都能熬出頭。”2016年,廉志銀被寶雞市委、市1212授予“脫貧攻堅致富標兵”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