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安徽:“透明”菜市場讓群眾放心買安心吃

       日期:2017-09-15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306    評論:0    

      近日凌晨3點多鐘,在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包河花園菜市場經營攤位的張同伍,來到農貿批發市場購進了蒜黃、茄子、毛豆角等19樣蔬菜。離開前,他特地將所有貨物的貨主、重量、價格等信息打印在一張票據上,折好了小心地裝進背包里。

      因為有了這張清單,張同伍的攤位才能開張。

      《法制日報》記者近日走訪合肥市包河區多家菜市場發現,為了保障農產品安全,菜市場采取嚴格的入場管理和抽樣檢測機制,一旦發現經營戶證照、購貨憑證不全或是農產品檢測不合格,將予以清場處理,同時還對攤位實行劃片管理,全天候保潔,讓群眾買得放心,也讓經營戶賣得舒心。

      實時清潔保持地面衛生

      “我們菜市場以往在全市評比當中是第一,不過是倒數的。”負責管理包河區凌大塘菜市場的物業公司經理吳窮告訴《法制日報》記者,菜市場原先由私人經營,不重視管理,附近農戶在菜市場外隨意擺攤設點,擠得路都走不通,每天都是垃圾遍地、污水橫流。

      吳窮說,后來私人老板因為經營不善,丟下“爛攤子”跑了,菜市場便由社居委下轄的物業公司接管,并被多次改造。

      《法制日報》記者來到凌大塘菜市場看到,改造后的菜市場室內分為三個區域,兩側是店面朝內的商鋪,連帶沿街商鋪約有90戶,中間是多個呈回字形的攤位,約有攤販50戶。菜市場門口設置了停車位,嚴禁流動擺攤。

      賣了十多年菜的經營戶黃青告訴記者,搬進菜市場之前,很多攤販都是在外面打“游擊戰”,以次充好、缺斤少兩也沒有人管。但現在不一樣了,攤販都要進入菜市場規范經營,不允許占道擺攤,還要簽訂經營承諾書,自覺接受監管,家家都把菜擺放得很整齊,菜的質量也比外面的好很多。

      讓菜農吳德玲最滿意的是菜市場的衛生維護,“我早上4點出攤時,就看到清潔人員掃了一遍地,晚上8點收攤,他們還有人在清理,衛生搞得真是沒話講”。

      《法制日報》記者走了一圈發現,鋪著米色瓷磚的菜市場地面,沒有顯眼垃圾和污水痕跡。

      “現在的菜市場寬敞明亮,環境是越來越好了。”附近居民傅女士說,每天來買菜,都會有個好心情。

      每天隨機檢測農產品質量

      每天早上7點鐘,包河花園菜市場的經營戶都要面臨一輪“隨堂考”。

      菜市場負責人胡鳳華告訴記者,“考官”是進駐菜市場的食品安全檢測站檢測員,“考試”內容是檢測農產品是否含有害物質,比如蔬菜是否農殘超標、肉制品是否含有瘦肉精等。每天都隨機選擇三四家經營戶,抽取15樣農產品進行檢測。一旦發現農產品質量不過關,就必須下架。

      前兩天,經營戶謝尚紅就被抽中檢測,但在他看來,這是一件幸運的事。

      “檢測員挑了大概六七樣菜,檢測結果都合格。”謝尚紅說,“檢測結果會在菜市場的滾動屏公示,這就讓大家都知道我家的菜沒問題,群眾來買也放心,對我們來講是好事。”

      “抽檢不僅可以保障食品安全,也能保護我們商家的權益不受侵害。”豬肉鋪店主李瓊說,她有一次就差點被顧客冤枉賣“問題豬肉”,后來靠檢測證明了是顧客自己忘記將豬肉放進冰箱保存,導致豬肉變質,不然自己真是百口莫辯。

      要想進場賣菜,除了檢測過關外,還必須要有證明貨物來源的票據和合格證明。胡鳳華說,在經營戶出攤前,菜市場管理人員都要收取他們當天所進農產品的購貨憑證,檢查動物檢疫合格證明,這樣就能追溯農產品的來源,確保農產品安全源頭可控。

      “以前買菜憑經驗,就怕買到有毒有害的,吃了對身體不好。現在每天檢測一下,我們買的很放心,吃的也安心。”正在買菜的劉女士說。

      《法制日報》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該菜市場未檢出過一例農產品不合格,也未發生過農產品質量問題。

      嚴格監管把好準入銷售關

      管得嚴了,是所有受訪攤主都會提到的變化。

      包河區菜市場管理辦公室主任彭松說,全區30多個菜市場均在進行規范化建設,從設施、制度、管理、交易、衛生、安全等方面進行改造和提升,實現菜市場的環境凈化和管理序化。

      在凌大塘菜市場,直觀表現之一是證照必須齊全。阿狼燒烤店老板娘林慶珍說,雖然開店多年,但一直沒想過去辦理營業執照、餐飲服務許可證,但物業公司要求店鋪必須證照齊全才可從事經營活動,還主動幫助店家統一辦理,讓自己有了合法“身份”。

      凌大塘菜市場管理員黃曉玲向記者展示了代表每戶“身份”的檔案,其中包括銷售者身份信息、健康證明材料、簽訂的《食品安全責任承諾書》、營業證照復印件以及食用農產品主要品種、進貨渠道、產地等信息。同時,每個攤位都要求懸掛營業執照或者公示牌,標明銷售農產品和銷售者的基本信息,實行嚴格的準入把關和運營管理。

      在包河花園菜市場的辦公室內,記者看到墻面上懸掛著《包河花園菜市場管理制度》《農產品(食品)市場準入制度》《市場食品日常安全檢查制度》等十多項制度,這些管理措施得以固化,提升了對農產品準入、銷售、檢測等環節的管理規范化。

      記者注意到,這些菜市場均建立了投訴舉報受理機制,在菜市場顯著位置公示了舉報電話,設置了投訴建議簿,要求接到投訴信息后限期進行答復。截至目前,對菜市場和經營戶的有效投訴為零。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