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綠色已成為農業發展的主旋律和最強音。促進農業向綠色發展轉型,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保障從田間到“舌尖”的安全,生產綠色、安全、優質的農產品,不僅是我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也同樣是植保和農藥管理工作需要面對的重大命題。
過去五年來,各級農業部門積極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和行動,重點發力,扎實推進,凝心聚智,厚積薄發,各項工作開展得卓有成效、可圈可點,為農業實現綠色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管好農藥是極其重要的一環。經過數年的籌備和磨礪,新修訂的《農藥管理條例》今年正式頒布實施,將農藥登記、生產許可、經營許可、監督管理等職責統一劃歸農業部門,實現了我國農藥管理體制的重大變革。新的農藥管理法規,提高農藥行業準入門檻,加大違法行為懲處力度,強化全程監管和源頭監管,推進合規使用農藥,激勵創新引導行業優化升級,為農藥管理提供了堅實有力的法制保障。對高毒農藥的嚴格管控,對高效低毒和生物農藥的推廣,也讓農業生產用藥的結構更趨優化。
近年來,農業部大力推進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取得了顯著成效。綠色防控和專業化統防統治協同推進,高效施藥機械加快推廣應用,病蟲害監測預警自動化、智能化取得新突破,科學用藥培訓行動持續開展,自走式植保機械、航空植保、生物農藥、高效低風險農藥等植保科技創新聯盟相繼成立,農藥減施增效已成為行業上下的自覺行動,有效地減少了化學農藥用量,提高了農藥利用率。
與此同時,農藥行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由單純地賣產品向提供技術服務轉變,已成為越來越多農藥企業的戰略選擇。農藥產業集中度不斷提升,農藥企業規模和實力日益增強,電商、作物綜合解決方案、無人機噴藥、農資金融等多種新興業態,為行業發展注入新活力。
回望上一個五年,期待下一個五年,農藥零增長行動和綠色植保的大力推進,將為保障農業
生產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做出更多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