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巴中市恩陽區有種植蘆筍的傳統。李啟中幼年時,就迷戀上了蘆筍脆嫩的口感和特殊的清香味。2010年,李啟中試著種植蘆筍,卻以失敗告終,忙活三年幾乎顆粒無收。后來他才弄明白,蘆筍有白、綠之分,二者技術和管理有差別。
經歷這次失敗,李啟中到湖南學習,湖南的專家也來恩陽授課。2014年,李啟中決定從頭再來,他在自家房前屋后全部種上蘆筍,后來又陸續流轉土地150余畝,帶領9戶村民,成立眾旺蘆筍種植專業合作社。
蘆筍作為富含多種氨基酸、蛋白質、維生素的綠色食品,口感脆嫩,可生吃或燉炒,近年來,越來越受到追捧。李啟中經常面對客戶爭搶的窘境,“沒辦法,有時候還得罪人。一畝地可收獲1600斤左右,保守估計收入8000元,經濟效益遠遠超過傳統的農作物。”李啟中算了一筆賬。他的成功,在村里產生了示范效應,當地百姓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大家紛紛加入合作社,那些撂荒多年的土地,全都種上了蘆筍。
從登文村、上八廟鎮,再到恩陽全境,蘆筍種植規模在不斷擴大。一根小小的蘆筍,已成長為恩陽區的農業主導產業。2017年,恩陽區計劃新種蘆筍5萬畝,最終形成10萬畝的種植規模。有嗅覺靈敏的企業看到其中巨大的商機,搶灘恩陽從事蘆筍的深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