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科院農科講壇第29期開講。中國農科院特產所研究員、特種動物育種科技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楊福合為全院師生帶來了一場關于梅花鹿的精彩科普講座。
梅花鹿原產于我國及東北亞地區,以我國分布最廣。目前野生種群已經很少見,而家養梅花鹿始于我國東北,目前全國家養種群規模大約120萬只。圍繞著梅花鹿有許多生物之謎。楊福合介紹,梅花鹿的鹿角(茸)每年春天自然脫落,夏天自行再生。鹿角生長速度快,從軟角到硬角只需要四周時間,鹿角的傷口可以自行止血,并且感染的概率非常小。
經過科研人員研究發現,梅花鹿的角是骨角,相當于牙齒的硬度,因此有周期性脫落的特點。通過對鹿茸提取物分析,研究人員發現鹿茸血管能快速收縮,實現自動止血,鹿角傷口能快速產生抗炎因子,具有高抗感染能力。根據以上研究,楊福合說,鹿茸可以有效促進新陳代謝、傷口愈合、神經修復、特異性抗炎和改善骨關節機能,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和保健功效。此外,楊福合團隊還啟動了“中國梅花鹿基因組”研究,組建了“鹿茸功能組分研究組”,以及開展“梅花鹿及鹿茸”產品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