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用價值和經濟價值都很高,每畝種植效益達4000元以上
今年,姜堰區蔣垛鎮許莊村的黃葵種植基地又迎來一個豐收年。有村民估摸著算了一下,“每畝純收入肯定超過4000元。”
為滿足蘇中藥業集團的原料需求,為本村增加一個穩定的財源,2012年初,許莊村5名村干部投資30萬元,創辦了220畝的黃葵種植基地,當年凈賺近60萬元。看到效益這么好,村民們紛紛加入,目前該村種植基地已擴大到500多畝。
去年底,許莊村黃葵種植項目被省科技廳評為“第十二五農村領域科技計劃預備項目庫星火計劃引導項目”。
采摘要及時
以早晨露水干后為宜
10月30日上午,記者走進許莊村,看到田野里、道路旁、廠房邊,到處有黃葵在隨風搖曳,紫紅色的花苞、淡黃色的花朵,將這個“省三星級康居示范村”裝扮得更加美麗。
要說記者個子也不算矮,但站在黃葵旁邊,感覺就像普通人站到了姚明身邊。“基地里的黃葵大都在2米以上,采花可不太容易,有的枝頭都被掰斷了。”村民王志平說。
村里的黃葵花大部分已被采收,少數未及時采摘的,上面已急吼吼地結出了果實,果實呈長圓形,頂端尖,表皮上有一層白色的茸毛。“果子沒什么藥用價值,只能作為來年育苗用。”許莊村黨總支書記許德宏說。
黃葵于7月中旬開花,花期四個月,盛花期,每天都會開出新的花朵。“花朵早晨開放、下午萎蔫,因此花開的當天早上,待露水干后就須及時采收。”許德宏說,采摘最好用竹筐、條筐,摘下來的花朵要及時倒出,避免發熱、腐爛、變色。
采摘下來的花朵,要去掉子房、花萼、花柄等部位,僅保留花瓣、花蕊,并及時烘干。不能立即烘干的,應攤放于陰涼通風處并經常翻動,不然就會發熱腐爛。
適應性較強
根系深扎地下“找水喝”
黃葵原產于我國南方,主要生長在溫暖濕潤、雨量充沛、陽光充足的地區,但生命力很強,可以適應不同的土壤和氣候。
在基地,記者聽到這樣一個故事:今年七八月份,河南周口地區遭遇了嚴重干旱,不少農作物都“渴死了”,但當地種植的1000多畝黃葵卻頑強地活了下來,產量只減了兩成。
許德宏介紹,黃葵像樹根一樣有許多側根,它們能扎進地下80多厘米深“找水喝”。記者想拔出一株黃葵看看,沒想到不論怎么使勁,它都紋絲不動,后來用鐵鍬挖了一個小坑,才將它“請”了出來。
“雖然它生命力頑強,但由于根系發達,生長旺盛,需要的肥水量也很大,特別是到了開花期間,如果缺水、缺肥,就會嚴重影響產量。”許德宏說,基地會根據氣候條件和植株生長情況,適時施肥、灌溉。
水肥較足的情況下,黃葵植株底下的腋芽容易長成側枝,導致枝葉過多,影響開花。因此一旦長出側枝,就要及時切除。“幼嫩側枝還可以炒著吃,好吃又有保健效果。”基地技術員介紹,黃葵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每年四五月份播種,由于喜強光、不耐陰,不能種植過密,每畝盡量不超過1000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