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優化蔬菜種植結構。壓減露地蔬菜0.65萬畝,新增新型日光溫室1000畝、大中拱棚4500畝、供港蔬菜1000畝,逐步引導露地蔬菜向全鋼架大跨度拱棚種植發展,實現春提前秋延后種植,錯茬上市,提高標準化管理水平和產品質量及效益。
二是優化蔬菜品種結構。堅持“冬菜北上、夏菜南下”戰略,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優新品種推廣,裝備及信息化水平提升,標準化栽培、秸稈生物反應堆、椰糠無土栽培、病蟲害綠色防控等技術應用為依托,確立“一主三輔”主導蔬菜品種,即:以主導品種番茄為主,露地秋菜(盤菜、西蘭花、菜花)、螺絲菜、供港蔬菜為輔,逐步引導種植戶調整蔬菜種植、品種結構,進一步提高蔬菜產量水平。
三是優化蔬菜產銷模式。優化蔬菜營銷(“安品溯源”) 模式的經驗,將“安品溯源”蔬菜營銷模式打造成在全國范圍內可復制、可推廣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