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的泡菜可外銷1000噸,至少可實現收入400萬元。尤其是讓村民一年四季種上了‘無憂菜’,不用擔心‘菜賤傷農’了。”日前,在四川省瀘州市江陽區江北鎮下壩村的瀘州江北尚云種植合作社的泡菜廠里,合作社理事長李尚云一邊查看泡制的生姜一邊高興地說。
2012年1月,在貴州某泡菜企業打工10多年的李尚云返鄉,看到家鄉江北鎮依托地處長江邊的區位優勢,發展了萬畝蔬菜產業,但村民卻始終走不出“菜賤傷農”和“豐產不增收”的怪圈,他當即就萌生了回鄉辦泡菜廠的念頭。“靠著我掌握的泡菜技術,為何不返鄉辦一個泡菜廠幫家鄉父老致富呢?”李尚云說。
說干就干,當年5月,李尚云毅然辭掉工作回到家鄉,在江北鎮政府的支持下,投入120萬元流轉了10畝土地,高標準建起了年加工能力達1000噸的泡菜廠。同時,為確保自己的泡菜廠原料有保障,他還牽頭組建了瀘州江北尚云蔬菜種植合作社,與農民簽訂訂單,實行統一供種、統一管理、統一回收,極大地提高村民種菜的積極性。近兩年,江北鎮蔬菜種植面積都保持在1萬畝左右。
“泡菜講究清香可口、咸淡適宜。”李尚云說,為了讓自己的泡菜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自一開始泡菜起,他就在配料上下足了功夫。腌制時除了花椒、辣椒、八角、茴香、鹽巴,還按比例摻入純高粱白酒和冰糖;同時,將冷水腌制改為開水冷卻后腌制。李尚云說,用冷卻后的開水作為起池子鹽水,既能消滅生水中的病菌,也縮短了腌制時間。
如今,李尚云密封腌制的泡菜,因為咸淡適中、風味獨特,已成為周邊市場上叫得響的品牌。近幾年,雖然蔬菜價格時有起伏,但在江北鎮,因為有了李尚云的泡菜廠作后盾,菜農們種出的各類時令蔬菜從未遭遇“賣菜難”。合作社的200多個社員靠著種蔬菜,戶均年增收都在1.5萬元以上,紛紛走上了脫貧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