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黑河市孫吳縣紅旗鄉黨委、鄉政府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認真貫徹落實縣鄉農村工作會議和省、市、縣畜牧工作會議精神,以畜牧業強縣富鄉為奮斗目標,以科學養殖農民增收為目的,以典型帶動規范養殖為突破點,以政策扶持科技服務為手段,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綜合分析全鄉的畜牧業發展動態,及時掌握全鄉畜牧業發展的優勢及現實存在的制約快速發展的各種不利因素。
按照孫吳縣委、縣政府“牧業強縣”的指導思想,采取超常規措施,出臺了一系列解決養殖戶基礎建設問題、招商引資戶子女就讀與本地學子同等待遇、牛羊鵝放牧場優先承包、養殖專業戶優先投放貸款擴大再生產、免費人工種草及草原改良、免費技術咨詢、免費防疫檢疫及疾病診治等優惠政策,制定了中長期發展規劃,狠抓養殖基地和專業村建設,辟出一條“牧業強鄉”的新路子,通過引大戶,搞示范牽動;自融資金,搞聯體發展;扶貧對接,搞造血式扶貧開發等措施,攻堅克難抓落實,凝心聚力謀發展,常規工作有創新,重點工作有突破,促進了全鄉效益型畜牧業的穩定發展,有效推動了全鄉的農村經濟發展。今年紅旗鄉效益型畜牧業之所以有跨越性發展主要做好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抓住市場經濟的良好契機搞好專業村和養殖基地建設。
緊緊依托當地豐富水草資源優勢,狠抓生產基地建設,促進市場交易的思路。培育鞏固海濤養鵝基地和云龍絨山羊養殖基地,穩步發展華山養鵝專業村和前鋒養豬專業村,為市場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幫助養殖基地和專業村引進優良品種,合理調整畜群的生產結構,科學放養結合和飼料種植,降低生產成本,激發養殖積極性,提供綜合服務做好疫病的防、檢、監、治和技術信息指導,建立一幫一對接。在抓好產業化經營基礎上,緊緊圍繞養殖基地和專業村,把自己做大做強,實現 “三放心“,即自己銷售的放心,市場業戶經營的放心,廣大消費者吃得放心。在畜牧產業化經營這個鏈條上,從養殖戶到基地,從市場到加工,經營者與養殖戶要平等協商、利益共享,給養殖戶優惠的待遇,積極進行產業化服務,抓住了孫吳縣茂田公司優惠營銷優勢,在市場價格回落時,對養殖戶實施保護價格待遇,讓利養殖戶;在價格攀升的時候,積極協同或尋找客戶,組織銷售,真正讓養殖戶享受到漲價帶來的實惠。多年來憑著踏踏實實的經營作風和良好的商業操守,有力地帶動了養殖戶多養和養好的信心,也給后期準備加入的養殖戶和擴大再生產吃了一顆定心丸。
二、為養殖戶做好了“四個保證”
政策保證。為了提高農民從事養殖業的積極性和養殖戶的再生產與擴大再生產的順利進行,以及招商引資工作的順利開展,2017年春紅旗鄉進一步補充完善《紅旗鄉畜牧業發展優惠政策》在實際工作中得到全面落實,在資金投入上、技術指導、草原承包利用上對養殖專業戶都給予傾斜,同時為養殖戶解決了住房195㎡、新建造畜禽圈舍360㎡。為養殖戶排憂解難,解決后顧之憂。
資金保證。紅旗鄉是一個貧困的山區鄉,農民底子薄經濟基礎差,自身的資金根本滿足不了畜牧業的發展,因此紅旗鄉利用身邊有一定代表性、有一定經驗和經濟效益的典型戶去引導農民從事養殖業,努力挖掘農民手中富余的有限資金,并通過農業銀行、農村信用社、婦女小額創業貸款等金融系統進行1:1的方式進行畜牧業專項貸款,即農戶自籌資金50%,金融部門給予貸款50%。在貸款投放實施農戶自報,鄉政府初審,由縣畜牧獸醫局和金融部門審批同意進行投貸,在使用上由鄉政府和鄉畜牧服務中心共同監督使用,實現了專款專用,今年上半年為養殖戶的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提供了有力保障。
服務保證。強化鄉村兩級畜牧系統綜合服務網絡建設,加強設備配置、保證物資儲備、改善業務服務環境,在業務上通過培訓、自學和實際操作不斷積累經驗,不斷提高理論知識水平和生產技能,使全鄉業務人員能夠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并在職能工作上發揚艱苦奮斗作風,不畏寒風刺骨、烈日曝曬,不懼風霜雨雪,深入養殖戶進行技術咨詢、科技指導和疾病診治等,實現了“大病不出鄉,小病不出村”的工作目標。在科技指導上做到了飼養科學、管理規范、改良優化、育肥高效,為養殖戶提供技術保證,為畜牧業保駕護航。
銷售保證。為了解決養殖與銷售脫節等實際困難,由鄉政府主管領導牽頭協調因地制宜挖掘招商引資戶、本地養殖戶和有一定實際經驗且在銷售上有一定門路的養殖經紀人成立紅旗鄉養殖協會,采取內引外聯等措施協調全鄉牛羊及其產品的銷售。
三、在畜牧業發展上實現了“五個突破”
由單一的種植業向畜牧業發展上搞突破。由于紅旗鄉的地理環境是“高緯寒”對種植業不利因素的影響,俗語有“十年四不收”之說,單靠種植業始終擺脫不了經濟落后、生活拮據的困境,所以通過抓住人們不斷改善飲食條件,畜禽肉食得到青睞和我國倡議“一帶一路”的良好機遇,走出去學進來,利用身邊成功的養殖戶經驗及縣政府提出的主輔換位的具體工作要求深入村屯引導農民從事牛羊養殖業,走種植和養殖雙向致富路。
在由原始粗放經營向專業化、規模化、科學化、集約化轉化上搞突破。將提高農民的養殖技術水平放在首位,采取“送”(培訓)、“請”(專家)、“派”(外派)等方式,也就是將有一定養殖基礎和文化程度的人員送到養殖技術先進市、縣學習,聘請省、市、縣畜牧獸醫專家和技術員人員來鄉村進行面對面的傳授養殖技術和養殖經驗,使之生產規模化、基礎建設齊全、牧場充足、草質優良、飲水條件優良等一系列優越條件下從事豬、牛、羊等養殖,這樣一來,與通過原始粗放養殖的牛羊養殖戶進行經濟投入和經濟效益相對比,使之明白生產落后經濟不顯著的主因出自“科學”二字之上,由此使之逐步走上科學化養殖。
在合理調整畜種結構和畜群結構上搞突破。調整畜種結構是保證畜牧業高產、高效、優質、低耗的重要手段。所以紅旗鄉利用價值規律和其他經濟手段,充分發揮本鄉的自然資源和經濟資源優勢,趨利避害,揚長避短,以較少的消耗創造最好的經濟效果,選育和改良牲畜品種,有計劃地調整畜種結構,如紅旗鄉養殖本地黃牛質量差效益低,因此通過購入適應性強、肉用性能高、生長周期短的安格斯肉牛集中育肥從而獲得較高效益。在畜群結構調整上,根據飼養目的、畜產品價格、生產力水平、生產條件、經營管理水平等不同,因地制宜調整基礎母畜和種公畜相應比例的畜群結構,保證畜群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的正常周轉,同時取得更大的經濟效益,為發展質量效益型養殖業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飼草的種植和秸稈加工利用上搞突破。在牛羊養殖上粗飼料的科學加工合理利用是關鍵。紅旗鄉是以農作物秸稈為主的,青干草僅占粗飼料總量的1%左右,入冬到初春都是讓牛羊自由采食未經加工的秸稈,使牛羊出現“秋肥冬瘦春散架”生產性能低下等不良現象,因此紅旗鄉提倡養殖戶種植豆科和禾本科的營養豐富的牧草,為牛羊提供充足的青草和青干草,同時要將豐富的秸稈進行合理化處理,實施“一貯三化”處理方案,“一貯”就是種植青貯飼料,適時收獲進行青貯,用以提高其適口性和營養價值。“三化”就是將農作物秸稈經過鹽化、堿化、氨化等合理化處理后適時提供牛羊利用,使秸稈在適口性、消化率、營養價值上都有所提高,同時相應補充了鈣和蛋白質等物質,減少了精飼料的供給量,真正起到提高飼料報酬和經濟效益的良好作用,從而推動了節糧型畜牧業的快速發展。
在培植典型搞示范開發專業村上搞突破。紅旗鄉將效益型畜牧業做大做強,做好培植典型示范戶和發展專業村的閃亮點工作,也就是每年鄉政府與鄉畜牧服務中心共同發展一個專業村,鄉黨委政府成員和鄉畜牧中心人員密切配合實施1:1:1的包扶培植典型戶,采取政府部門及人員負責解決政策兌現、畜禽的銷售等實際問題,業務部門及人員具體負責技術咨詢指導、防疫滅病及先進科技推廣等。對養殖戶給予最大限度的經濟、物質、技術和政策的扶持,在成功的典型及專業村的帶動下,確實開展“百千萬工程”即戶養百頭牛、戶養千只羊、萬只鵝。實施專業化、規模化、科學化、效益化養殖,走養加銷一體化之路,使紅旗鄉的效益型畜牧業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和一個長久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