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為讓市民吃到便宜蔬菜,本市有關部門幫助區縣蔬菜龍頭企業興建了多家社區蔬菜直銷店,遍及市內六區。這些店銷售的蔬菜大都是蔬菜龍頭企業自己種的新鮮、優質蔬菜,價格比其他零售市場上的菜價便宜,因此很受市民歡迎。但近期有市民反映,家門前的社區蔬菜直銷店關門了,買菜感到不太方便,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本市一家蔬菜龍頭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現在有30多家蔬菜直銷店,目前也有關門的。其原因是店面租金較高,菜店虧損嚴重,不得不關門。該負責人介紹,針對這一情況,他們曾采取了多種措施加以挽救。比如專門劃出一片地方租給賣肉、賣干果等個體戶經營,以增加菜店收入,但效果也不明顯,在堅持了一段時間后不得不關門。北辰區某蔬菜合作社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在市內六區也開辦了30多家社區蔬菜直銷店,目前也受到了租金影響,菜店一天如果賣不出500公斤蔬菜就要賠本。
記者采訪發現,一些蔬菜直銷店之所以經營難以為繼,除了店面租金壓力大之外,蔬菜品種不全、經營缺乏特色,造成顧客購買量減少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一些市民反映,社區蔬菜直銷店銷售的品種太少,不能滿足日常需求。比如一家社區直銷菜店,只銷售一些應季蔬菜,大白菜、蘿卜、芹菜等,而黃瓜、西紅柿、菠菜、油麥菜等就不容易買到,還需要到其他大型菜市場購買。一位菜店店員告訴記者,每年一到冬天,因為天氣原因,蔬菜基地種的品種就會大量減少,尤其是果類蔬菜,因為生長條件要求高,產量十分有限,因而難以滿足社區蔬菜直銷店需求。逢年過節,為了豐富蔬菜直銷店品種,他們就只能到批發市場采購,因為不是蔬菜基地直供的,所以售價根本不便宜,市民就不愿意進店購買了。由此造成惡性循環,直銷店的蔬菜銷量越來越少,營業額根本抵消不了房租、水電等費用。這需要蔬菜龍頭企業采取措施,盡量豐富菜店品種,滿足市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