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015年開始注冊微店,通過網絡平臺銷售紅棗,第一年就賣了500多公斤;2016年,我又通過微信朋友圈、微店等平臺,銷售了1噸多紅棗;今年11月中下旬至目前,我已經銷售紅棗達到了3噸多,每日的銷量還在持續上升,越到年底,顧客也就越多。”12月17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三十八團職工廖繼發一邊打包裝箱,一邊聊起了他的生意經。
眼下,正值新疆紅棗的銷售高峰期。近年來,隨著網購的日益普及,新疆兵團各種植紅棗的團場職工群眾也將目光瞄準了“網售”,通過微信、淘寶等網上交易方式把紅棗銷售出去,不僅擴大了銷售渠道,也闖出了一條致富增收的新路子。連日來,在新疆兵團第二師三十八團郵政局門口,擠滿了來來往往的職工們,他們打包裝箱、填寫物流單,忙的不亦樂乎。
廖繼發告訴記者:“紅棗掛果的時候,我就想到了利用微信和微店宣傳賣我的棗,平時就把紅棗生長過程的每一個環節拍了圖片和視頻,放到朋友圈,讓顧客和微信好友都可以看到其生長過程,讓大家吃上放心的紅棗。”
同樣居住在新疆兵團第二師三十八團的職工羅德紅也每日忙著分揀紅棗,將自產的紅棗打包郵寄出去,從今年紅棗銷售到現在,一個多月的時間,她在網上的銷量已經達到了1.4噸,訂單多的時候一天能賣200多公斤。
羅德紅說:“棗下來后,我通過好幾道篩選工序把不好的棗挑出來后再分裝箱子,確保紅棗的質量、讓顧客吃得放心。我平時銷售紅棗時,還附帶了一些葡萄干、核桃等新疆特產,自己又手工做一些棗夾核桃,這樣就可以讓顧客將想吃的新疆特產從我這里一次買全。”
隨著網上銷售紅棗的熱潮,使得當地的郵政快遞行業異常繁忙,每天前來郵局郵寄紅棗的職工也是絡繹不絕。第二師三十八團郵局負責人顧運成接受采訪時說:“11月份開始,團里的紅棗就進入了產銷旺季。大部分職工都是把紅棗寄往廣東深圳香港等地,隨著元旦、春節的臨近,我們最近工作量也越來越大,不光每天加班加點,還新增加了數名工作人員。”
第二師三十八團位于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地處新疆且末縣境內,315國道橫穿團場,喀拉米蘭河、莫勒切河分別在東、西環抱,該團主要種植紅棗、打瓜、花生等農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