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她和丈夫一起耕種10畝多地維持生計。如今,夫妻倆喂養著2萬只蛋雞,牽頭成立了專業合作社,帶著村里8戶村民一起致富,并給4名村民提供了就業崗位。
54歲的楊偉是高新區(新市區)六十戶鄉八段村村民,她說,除了自己肯干,更多的是得益于黨和政府的關心關懷。
2010年以前,楊偉和丈夫徐庭智耕種著10畝多地,家境也算過得去。
可頭腦靈活的楊偉一直在尋找致富好路子。通過走訪調查和家里商量后,她決定養殖蛋雞。
恰逢村里準備發展集中養殖,楊偉的計劃得到鄉、村兩級大力支持,低價給她家劃撥了養殖用地。1000只蛋雞養起來了,可由于盲目引進低價品種和飼料,營銷策略不完善,蛋雞養得不好,價格也不高,一筆賬算下來,幾乎不掙錢。
正在困頓時,六十戶鄉勞動保障所給楊偉送來了好消息:可以申請政府貼息的小額擔保貸款。5萬元的貸款讓蛋雞養殖有了重新啟動的資金。可是自己還是缺乏技術、不懂銷路。
人社部門組織的免費SYB創業培訓教初創者如何打開銷路、做風險評估、尋找投資等,楊偉一家邊學如何創業邊養雞。一年多以后,楊偉總結出了一套自己的科學配料、管理、疫病防治方法。市場局面打開了,養殖規模也擴大了。楊偉的養雞場開始集約化飼養,家庭純收入也呈倍數增加。
楊偉說,沒有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關懷,沒有人社部門的政策扶持,沒有身邊人的支持,就沒有他們家的今天。為此,2014年,楊偉和丈夫牽頭成立了烏魯木齊新鑫禽達養殖專業合作社,全村有8家養殖戶參與。合作社成立后,楊偉把自己的養殖技術和經驗傳授給大家,合作社還長期聘用了本村4名勞動力。
“合作社擔保,養殖戶也可以享受政府貼息的貸款,現在比以前高,一個人都可以貸10萬。”楊偉說,有3家養殖戶已經遞交了貸款申請,她相信大家的路會越走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