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杭州“2017中國農業品牌百縣大會”發布“2017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結果。象山縣申報的“象山梭子蟹”“象山紫菜”“象山大黃魚”和“南田泥螺”4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的品牌總價值達到24.68億元。
“2017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起,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組織課題組科學評價。象山縣申報的4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品牌中,“象山梭子蟹”為18.53億元、“象山紫菜”為4.13億元、“象山大黃魚”為1.88億元、“南田泥螺”為0.14億元。據悉,這是象山縣農漁產品首次參加“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活動,并以“象山梭子蟹”為特色獲得較滿意的評估價值。
2017年是象山國第一個“中國品牌日”年和第一個“農業品牌推進年”。“2017中國農業品牌百縣大會”由浙江大學CARD中國農業品牌研究中心、中國農業新聞網主辦。作為浙江大學聯合多方機構開展的公益性課題,此次評估依據“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模型”(簡稱CARD),采用科學、系統、量化的方法,以科學、客觀、中立為原則,在全國征集409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按材料完整性、真實性等標準,篩選了374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進行有效評估。
農業品牌化大潮澎湃,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已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核心驅動力。近年來,象山大力實施農漁產品品牌戰略,積極注冊和推介農漁產品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和區域公用品牌。截至目前,“象山柑橘”“象山白鵝(活體)”“象山白鵝(加工產品)”“象山大黃魚”“象山梭子蟹”“象山紫菜”“南田泥螺”等7個農漁產品先后獲得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同時,采取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優化農漁產品品質,推廣普及規范化、標準化等先進實用技術,實行農漁產品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年以來,象山縣成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辦公室,進一步打響了“象山梭子蟹”等特色農漁產品品牌的知名度,產品附加值也得到進一步提高,為象山特色農漁產品的市場推廣和銷售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