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二,記者去興化市戴窯鎮白港村走親戚。在村口向南走過一個堤壩,往西沿一條狹窄的田間小道步行數百米,便到了蛋雞養殖能手王懷根的雞舍。
“我這雞舍建了好多年了,條件簡陋,沒有自動喂食機,只能手工投料。”王懷根說,他今年飼養了近萬羽蛋雞。三間雞舍喂完料,每次起碼兩個小時。
雞舍地理位置偏,由于機動車不能直通雞舍,王懷根每次運輸飼料或者銷售雞蛋或蛋雞,都要先裝上小船,運到公路附近,再搬上岸,費時費力。
“畜禽養殖讓村民增收致富,但環境保護一刻也不能忽視。”王懷根告訴記者,為加強農村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去年,鎮里在村南規劃了一片適養區。適養區通了水電,并建造了標準化糞池。
在王懷根帶領下,記者來到了他搭建的新式養雞大棚邊,只見鋼架已搭好,地基也已竣工。“以后就要輕松多了,飼料、雞蛋就在大棚口直接裝卸。”王懷根介紹,一間新式養雞大棚投資近30萬元,長約80米,寬約11米,一間可養1.4萬只雞。
提起新式養雞大棚的好,王懷根滔滔不絕。他介紹,舊雞舍空間不足,舍內空氣污濁、潮濕,蛋雞發生疾病率較高。新式養雞大棚供熱、保溫、控溫、冷熱風循環以及供水供料設備一應俱全。由于新式養雞大棚環境較為封閉,雞不易受到外界氣候影響,有利于降低養雞風險。
此外,使用骨架搭建的大棚,棚內無需設立支柱,解決了土地面積利用率低的難題,有效提高了大棚的土地利用率。
此外,舊雞舍糞便要人工清理,新式大棚在雞舍下裝上了自動化履帶,一按電鈕就可以自動清理出糞便。雞糞是上好的優質生物肥,每年雞糞又能賣一筆錢。
“現在針對養殖戶的利好政策不斷,我對搞好養殖很有信心。”王懷根樂觀地預計,按照現在的行情,今年新式養雞大棚投入使用后,一年即有望收回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