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東西兩翼抓菌菇,漳河兩岸促蔬菜,丘陵臺田種雜糧,坡地林間套藥材,露采造地興現代,改善人居美家園”的總體思路。和順縣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這條主線,創建了玉米、雙孢菇等八大示范基地,促進了農業特色化、園區化、板塊化,推進現代農業又好又快發展。
和順縣是全省唯一一個中藥材優質種子、種苗生產基地縣,被列為山西省十大中藥材生產基地縣之一,因此做大做強和順地道中藥材,既是傳承歷史優勢產品,更為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注入時代活力。“民以食為天”,保障糧食安全是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全縣糧田面積穩定在22萬畝以上,總產保證達到6000萬公斤以上。主要糧食作物玉米播種面積保持在12萬畝左右,特色雜糧種植面積10萬畝。
針對山嶺盤結,溝壑縱橫,多數村莊位于山溝之中的現實狀況,結合當地民意民愿和市場發展趨勢,堅持龍頭引領、農民主體,發揮優勢、因地制宜,創新科技、集聚產業,打造品牌、開拓市場的原則,探索和發展溝域型經濟是和順現代農業的重要模式。
“一村一品”是在一定區域范圍內,以村為基本單位,按照國內外市場需求,充分發揮本地資源優勢,通過大力推進規模化、標準化建設,從而大幅度提升農村經濟整體實力和綜合競爭力的農村經濟發展模式。
2014年全縣著力發展東部青城鎮、西部橫嶺鎮兩大片區,其中東部新增雙孢菇菇床面積10萬平方米。截至目前,全縣已有32個行政村全面鋪開以雙孢菇為主的設施農業建設,推廣新技術,促進提質增效。
全縣將狠下決心,盡快解決和順縣加工銷售龍頭企業規模小、檔次低、品牌缺、銷路差、帶動能力不強的問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瞄準國內外具有領先水平的大企業、大集團。把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建成農業科技示范基地,把牧業培育成以雙孢菇生產、加工、銷售為核心的科技研發中心。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在現代農業發展中的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