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山東煙臺:小紅薯做成甜蜜大產業

       日期:2018-08-17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    瀏覽:227    評論:0    

      山東省煙臺市近年來瞄準紅薯市場,充分挖掘紅薯產業發展潛力,變產品優勢為經濟優勢,形成了農企攜手共同開發紅薯產業的濃厚氛圍,發展勢頭強勁。

      “紅薯面,紅薯饃,離了紅薯不能活。”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紅薯曾經是國人的主要口糧。如今,紅薯因其豐富的營養、超強的保健功能,走上了越來越多百姓的餐桌,成為國人追求的健康食品。

      作為種植歷史悠久、分布地域廣泛的紅薯種植大市,山東省煙臺市近來年瞄準紅薯市場,充分挖掘紅薯產業發展潛力,不斷調整優化種植結構,積極研發更新紅薯品種,擴大紅薯基地規模,培育壯大紅薯加工企業,變產品優勢為經濟優勢,形成了農企攜手共同開發紅薯產業的濃厚氛圍,發展勢頭強勁。

      “煙薯25”成就舌尖上的美味

      駐足棲霞市桃村鎮南澇都村田間,望著眼前一片綠油油、長勢喜人的紅薯秧苗,煙臺市財政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紅薯種植的特點是穩產高產,旱澇保收,且收益非常可觀。這里長出來的紅薯含糖量高,含粉量低,蒸、煮、烤,怎么做都好吃。”

      暖溫帶海洋性氣候,北緯37度,全年無霜期達200天,光照2642小時,丘陵低山的地貌……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煙臺市適宜紅薯生長的條件。同時,煙臺市的丘陵紅沙地含磷、鉀量高,更成就了當地優質紅薯甜、香、糯的特點。

      具備了“天時”“地利”,要想種出優質紅薯,選好品種就成為關鍵。隨著消費結構的不斷變化、升級,紅薯品種專用化的需求越來越受到關注。而多年的種植歷史,導致紅薯品種的不斷退化,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于是,“煙薯25”應運而生。

      “‘煙薯25’跟普通地瓜的最大區別就是甜度更高、口感更糯,且少絲少筋,特別適合烤制。”煙臺市農科院甘薯所所長辛國勝說,“煙薯25”是市農科院甘薯所選育的食用型新品種,該品種2012年3月通過國家鑒定、山東省審定,具有優質、高產、抗病性好的特點,適合烤薯、蒸煮和薯片加工。

      據了解,“煙薯25”曾在農業農村部品鑒會上被評為“全國最好吃的紅薯”。一經推出便成為市場上炙手可熱的“網紅紅薯”,去年更是達到了“一薯難求”。

      其實,比紅薯更難買的是脫毒紅薯苗。自2013年“煙薯25”推廣以來,每年“煙薯25”脫毒苗都呈現“瘋搶”狀態。

      為此,煙臺市農科院向市場出讓“煙薯25”品種育苗權,讓企業來推動“煙薯25”發展,他們只需每年向企業提供脫毒原種。此舉緩解了市場的需求,更受到了育苗企業的歡迎。僅2017年,市農科院就與10家企業簽訂“煙薯25”品種使用權協議,年品種使用權費達50萬元,成為我國目前品種權轉讓費最高的紅薯品種。

      小紅薯開辟脫貧致富新路子

      來到海陽市北部山區的郭城鎮當道村,清風徐徐、炊煙裊裊,空氣中彌漫著紅薯的香味。在紅薯加工廠,剛從地里運回的一筐筐紅薯沾著新鮮的泥土。

      “紅薯可是個好東西。”當道村黨支部書記王永志隨手拿起一個紅薯告訴記者,“別小看這不起眼的小紅薯,我們村在閑置土地上栽植了高價紅薯。”

      “過去村民靠種植蘋果、葡萄賺錢,但受各種因素的影響,整體效益降低。因此,就想著帶村民轉型,拓展增收渠道。”王永志說,根據村里山疆薄地偏多、種植作物大多效益較差、大量土地面臨荒廢的情況,結合當下人們追求健康的生活習慣,當道村決定發展紅薯產業。

      思路一新天地寬。當道村引導農民發展新品種紅薯,把閑置土地利用起來,培育標準化種植基地,形成育苗、種植、管理、加工、儲存、銷售為一體的紅薯產業鏈。

      “我們村的紅薯品質,嘗過的人都說好。”王永志說,村集體以合作社為依托,動員村民種植紅薯,提供統一的技術、管理服務,紅薯由合作社全部回收。目前全村共種植300畝紅薯,畝產量2300公斤左右,每畝比種植小麥、玉米多收入1500元。

      走進紅薯加工車間,蒸熟的紅薯經過去皮、切片、烘烤,清一色的金黃色,煞是好看。在車間架子上,只見印有“薯當道”標識的紅薯干整齊地擺放著。

      “紅薯干曾經是生活在農村、六七十年代人的一個最美好的美食記憶,我們想把這種傳統的小食品重新帶入現代人們的生活。”王永志說,“薯當道”現已成為當道村紅薯產業一個響亮的品牌。

      據了解,為調動農民種植紅薯積極性,在煙臺市財政的引導下,當道村集體投資20萬元,建設紅薯儲存容量1000立方米的庫房;投資240萬元,建設紅薯加工廠,加工生產“薯當道”紅薯干及紅薯面,年加工生鮮紅薯80萬公斤。

      “有了鮮儲庫和加工車間,農民既可以根據市場價格出售鮮薯,也可以加工成產品進行出售,利潤較以前有了很大的增長。”煙臺市財政局有關負責人說。

      當道村只是煙臺市支持紅薯產業發展壯大的一個縮影,政府的扶持給種植紅薯的農民吃下了一顆“定心丸”,也給企業打了一針“強心劑”。

      產業鏈上飄“薯香”

      提及紅薯,許多人會想起小時候拾幾個土塊壘成石灶,烤上紅薯時的景象。紅薯不僅是百吃不厭的美食,更承載著滿滿的回憶。

      眾所周知,紅薯好處多,健康長壽又防癌,但不易儲存,到了夏天,想吃卻吃不到。作為傳統味道的守護者和新式經營的突破者,位于煙臺市萊山經濟開發區的山東薯香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薯香公司”),采用科技種植、流水線加工、冷鏈配送等現代工藝,將美味的新式烤紅薯帶入了人們的視野之中。

      作為薯香公司創始人之一的于厚濤告訴記者,薯香公司生產的新產品冰烤紅薯,全部由生產線自動加工完成,優選紅薯經過280度的高溫烘烤后,再經過零下40度的速凍加工,最后封裝出廠,儲存在零下18度的冰箱里,最大程度保持了紅薯的純正香甜口感。

      “提起紅薯種植,大家頭腦中肯定會想到零、散、小,我們就是要改變這一現狀,把小紅薯做成大產業。”于厚濤介紹說,與種植蘋果相比,種植紅薯不需要精細管理,且每畝收益較高,吸引了很多農民與公司簽訂種植合同。同時,公司采用科學化管理,統一育苗、供苗,從源頭進行安全把關,保障了農業增產,也增加了農民收入。

      針對紅薯具有不易儲存的特點,薯香公司建立大型紅薯恒溫貯藏地窖,通過嚴格把握地窖的溫度,采用先進的保鮮技術,確保了紅薯在貯藏過程中的原有品質,營養不消減,質量有保障。

      同時,為力求每一道工序安全可靠,薯香公司從田間地頭到消費者餐桌,依托全過程監控,保證產品美味、安全、健康。

      從育苗,到烤薯,再到深加工的薯泥、薯布丁,薯香公司延長了紅薯的產業鏈,一年可加工上萬噸紅薯,僅2017年就帶動農戶種植5215.55畝。今年薯香公司計劃種植紅薯1萬畝以上,預計銷售收入將達3.3億元。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