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山東萊西馬連莊種出本土牧草(圖)

       日期:2018-12-18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    瀏覽:402    評論:0    

      對于山東青島萊西市馬連莊鎮西軍寨村奶牛養殖大戶張永茂而言,他養的800頭奶牛若能完全實現牧草的本土化,未來每年他將至少節約50萬元的進口牧草費。今年春天,以甜瓜聞名的馬連莊鎮種植起牧草,這一由鎮政府主導實施的牧草種植最終擴展到10萬畝后,萊西6萬余頭奶牛將脫離進口牧草的依賴。

      “洋”草價高 養殖戶吃不消

      張永茂是萊西市馬連莊鎮奶牛養殖大戶,如今他存欄的奶牛已達800頭。在他的養殖區,張永茂告訴記者,之前他800頭奶牛所食用的牧草主要靠從美國和加拿大進口。

      “近幾年,國外牧草價格一路飆升。”張永茂說,前幾年折合人民幣只有2800元/噸,后來漲到了3100元/噸,眼下已經漲到了3600元/噸。

      張永茂扳著手指頭為記者算了一筆賬:他的800頭存欄奶牛每月要食用20噸來自美國和加拿大的進口牧草,1年12個月就需要240噸進口牧草,按照目前3600元/噸的價格,1年下來要86.4萬元。

      “(價格)有點承受不了了。”張永茂直言。而萊西市日莊鎮一養殖大戶告訴記者,近年來牧草出口大國美國和加拿大牧草價格的上漲,使得奶牛養殖成本越來越高,價格的飆升致使養殖戶收入降低。

      就在他們為國外牧草價格一路飆升犯愁之時,一個消息傳來:馬連莊今年開始種植牧草。

      自今年夏天開始,一批批當地產的牧草被送進了張永茂的養殖場。“鎮政府說先讓我們的奶牛試吃。”張永茂表示。“這牧草,奶牛吃起來應該覺得風味很好。”張永茂笑著說。在養殖場內,張永茂要求工人將馬連莊的本土牧草和進口牧草分成兩小堆分別放在了兩頭成年奶牛面前,讓記者覺得不可思議的是兩頭成年奶牛最先食用的是本土牧草,而不是進口牧草。

      面對奶牛的這一“選擇”,張永茂解釋道,本地產的桑根草其蛋白質含量要低于產自美國和加拿大的桑根草,低蛋白桑根草更適合奶牛口味。而來自美國的桑根草,在喂養奶牛前需要攪拌青儲玉米等物,以降低蛋白質含量,“調和”出適合奶牛食用的飼料。

      本土牧草 來自貧瘠土地

      對于處在青島最北端的小鎮馬連莊,除了有種植甜瓜的傳統外,從來沒有種植牧草的經驗。“種植牧草不是我們頭腦一時發熱。”負責統籌牧草種植的馬連莊鎮武裝部部長李行雷告訴記者,他們常聽養殖戶說起從國外進口牧草價格太高,導致奶牛養殖成本直線上升。同時,另一個事實擺在眼前:由于鄉下年輕壯勞力外出打工居多,少數鄉村土地尤其是一些山崗上的貧瘠土地開始荒蕪!

      “如果這少數貧瘠土地不加以利用,數年之后將成草地。”李行雷說,正是眼前這些現狀加之國家土地流轉的大好政策,讓他們覺得如果將這些貧瘠土地進行統一流轉并種植上牧草,不但不會造成土地荒蕪,而且被流轉了土地的農民也提高了收入,更重要的是奶牛養殖戶高價進口洋牧草的困惑也解決了。

      當這些想法成熟時,另一個困惑又出現了。“當地沒有種植牧草的經驗的人,誰來當這個‘開荒者’?”李行雷說,后來他們聯系到了曾在英國讀MBA,之后又去了美國工作的萊西人董鋒禮。對美國牧草種植、加工和利用的一系列程序,董鋒禮是個行家里手。最終,政府出面將董鋒禮聘請回國,來到馬連莊組建起團隊,專門在山崗上種植牧草。

      今年4月底,來自加拿大的首批桑根草種子撒進了臺上村等被流轉的500畝貧瘠土地里。“這些土地土層薄,容易干旱,不長莊稼。”董鋒禮說,“而桑根草恰恰耐干旱、耐鹽堿,這樣的土地卻絲毫不影響桑根草的生長。”2個月之后,大型聯合收割機第一次開進長勢達一人多高的牧草地,這些牧草被攪碎后統一打包發酵,之后再運往奶牛養殖場。

      董鋒禮告訴記者,通過今年500畝地的試驗種植發現,本土桑根草每年能收獲5茬。眼下已是寒冬,記者在臺上村的牧草種植區發現,最后一茬也是今年的第5茬桑根草已經枯萎在地里,靜待收割。“桑根草這種牧草長勢瘋狂,收割周期短。”董鋒禮說,只要不低于15℃,桑根草就不會停止生長。將最后一批桑根草留在0℃以下收割,是降低收割之后殺青、發酵的成本。

      小鎮志大 要培育更好草種

      董鋒禮說,桑根草每年春天需要種植一次,其發達根系不但不會破壞土壤,留在土壤內的死亡根系在很大程度上還會改良土壤,提高土壤的肥沃程度。

      當一批批被殺青發酵的本土牧草被送到奶牛養殖場時,早期奶牛養殖戶擔心的是本土牧草的質量。“第一次喂養本地產的牧草,我們擔心蛋白質的含量。”張永茂說,通過一段時間的喂養,發現之前的擔心是多余的,本土產的牧草其蛋白質含量正適合奶牛的喂養,這些牧草不用添加其他輔料。

      由于這些牧草產自本地,不需要越洋通關等諸多進口的流程,眼下進口價為3600元/噸的牧草,當地政府給養殖戶的承諾價僅為1500元/噸。“價格減少了一半還多。”張永茂說,“這樣的價格對養殖戶是個大好消息。”李行雷向半島記者表示,以當前萊西奶牛存量6.5萬頭計算,未來3~5年內馬連莊播種的10萬畝牧草,可完全供應萊西本土奶牛食用,屆時萊西將不再依賴和受控于“洋”牧草。

      山東省畜牧獸醫局畜牧總站飼草飼料科一名負責人向記者表示,萊西馬連莊種植牧草的情況他們已有統計,當地也是實施國家“糧改飼”政策之舉。這名負責人稱,盡管東營、濱州和濰坊之前也有牧草種植,但上述多地種植的牧草品種沒有桑根草,如果馬連莊種植面積達到10萬畝,種植面積將創新高、牧草產量也將創新高。

      “10萬畝牧草,不但可切斷當地奶牛對進口牧草的依賴。”這名負責人說,“同時對進口牧草的價格也是一場博弈。”

      “馬連莊小鎮胃口大,”這名負責人說,“他們擺陣,向進口牧草出拳搏擊。”種植10萬畝牧草,并不是馬連莊小鎮的終極目標。“在種植過程中積累經驗,培育和雜交更適合惡劣環境的種子。”李行雷說,“最終目標是將產自青島的牧草種子,大面積種植到新疆的土地上去。”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