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社區生鮮?
是連接源頭農產品與終端消費者的新型零售業態,社區是通向消費者的終端渠道,載體就是線上平臺或線下實體店;生鮮具有剛需特性,品類復購率高、市場容量大,社區+生鮮+新零售深度結合催生了新的市場契機,因此,近兩年社區生鮮呈爆發式增長,無論產業還是資本都看好這一業態前景。生鮮傳奇、錢大媽、誼品生鮮,這幾個“網紅”品牌助漲了社區生鮮的熱度。另一方面,在線上線下一體化時代,類似每日優鮮、樸樸超市等“以倉為店”的前置倉模式也百花齊放,呈現市場繁榮景象。
生鮮市場前景
生鮮品類是一個巨大的賽道,我國每年生鮮消費超過萬億。易觀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生鮮市場交易規模達1.79萬億,同比增長6.9%,2018年生鮮市場交易規模將繼續增長至1.91萬億。
生鮮渠道演變
回顧生鮮零售的發展經歷了農貿市場、生鮮超市、生鮮電商、新零售四個階段。這四個階段并不是依次替代,而是交叉共存。
目前,農貿市場依然占據主導地位。根據中國產業信息網數據顯示,73%的農產品是通過農貿市場流通到消費者的餐桌上,通過大型超市流通到終端消費者的占比為22%,生鮮電商的份額占到了3%。但綜觀2012年至2017年變化,農貿市場在農產品流通渠道的份額在下降,而其他渠道的占比在增長。生鮮品類正在發生明顯漫長的渠道變遷,其走向是農貿市場作為傳統的流通渠道份額進一步下跌,其市場份額被更為高效、先進的現代流通渠道替代,農貿市場的轉型勢在必行。
生鮮農產品如何高效拓展渠道?
市場散布是零散的,渠道是多樣的,如何集中高效去尋找更多的買家?找尋更多的合作伙伴?有沒有這樣一個集中的平臺融合更多的資源?Wagri2019廣州世界農業博覽會同期舉辦的“第二屆直供粵港澳農產品(廣州)產銷對接會”,設定直供粵港澳、農貿農批、生鮮配送、生鮮電商四個專場,精準對接市場需求,以實效產銷對接為目的,精細劃分優質蔬菜、生鮮水果、特色農副產品細分品類,細化農產品產出規模與品質,精準撮合農貿農批類大宗采購需求、餐飲配送類優質穩定供貨源頭,與粵港澳農產品批發經銷商零距離接洽拓展市場,拓寬電商平臺及社區生鮮新零售渠道。
在生鮮電商及社區新零售市場,2019廣州世界農業博覽會與中鮮論壇達成戰略,同期聯合舉辦“2019生鮮社區新零售創新發展論壇”,論壇邀請200位生鮮新零售嘉賓,30多位生鮮新零售行業權威嘉賓,15場主題發言,共同探討生鮮新零售發展之道。同時,我們也將邀請各地有特色優質的生鮮農副產品,參加直供粵港澳農產品(廣州)產銷對接會,一對一,面對面的與采購渠道零距離接洽。
中鮮論壇介紹:中鮮論壇已在全國多地舉辦多場社區新零售大會,在社區生鮮領域擁有廣泛深厚的資源,通過社群運營模式,目前擁有收費會員600多人,提供社區團購、實體連鎖和社交電商精準對接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