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孵化雞苗40萬只,年產值超過600萬元,帶動五指山市200多戶農民增收,這是4名80后大學生經過幾年拼搏后交出的創業答卷。80后青年雷華松、武華功、歐陽衛明2007年大學畢業后,就扎根五指山,如今專業養殖五指山螞蟻雞,并為當地農民提供雞苗,傳授養殖技術,幫助農民為雞找銷路。
2007年7月,雷華松等人從瓊州學院畢業。畢業初期,他和幾個同學一起來到五指山市一家蜘蛛養殖公司打工,并利用業余時間養起了兔子。養兔讓雷華松等人掘取了創業的第一桶金。但純粹靠養兔,產業太單一,他們開始思索在五指山共同創業,根據五指山氣候特點,決定嘗試養雞。
經過一番挫折,2009年年初,雷華松無意中在五指山發現了本土螞蟻雞。在充分調研后他們得出結論:螞蟻雞個頭大小都一樣,外表、毛色、體重基本一致,另外這種雞較小,只有兩斤左右,剛好滿足城里人一家吃。考慮到這些因素,大家最終決定飼養螞蟻雞。
2011年,螞蟻雞的出欄量也越來越多。為了做大螞蟻雞產業,雷華松注冊了五指山南圣華松螞蟻雞特種養殖專業合作社。隨著雞苗的增多,他們便讓附近農民來養,合作社幫助農戶搭雞舍,提供雞苗、飼料和養殖技術,雞出欄時合作社負責收購。農戶養殖積極性較高。2012年,年孵化雞苗近40萬只,除了供五指山市農戶養殖的雞苗外,雞苗還銷往保亭、瓊中、陵水等地。
武華功告訴記者,去年,同學魏東在他們的邀請下,從廣東一家大型養雞場辭職來到了五指山,專門負責養雞場技術管理。4名大學生談及自己的未來時,他們說要把五指山的螞蟻雞品牌打出去,為農民增收致富走出一條可持續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