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蛭,俗稱螞蟥,是一種讓人望而生畏的吸血軟體動物。然而在姜堰區興泰鎮,有一位名叫張國來的農民把它當成“寶貝”大量養殖,一年收入幾十萬元,走出了一條致富路。
今年51歲的張國來,是興泰鎮三里澤村的一位普通農民,30多年前,頭腦靈活的他就搖著船到蘇南一帶抓長魚,在那里賺了5萬多元,淘得了第一桶金。2009年,偶然的一次機會他在市場上發現,有人在購買“團雞”,學名叫“水蛭”,因為可以入藥,所以市場十分走俏。張國來如同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一樣,欣喜不已,他一邊抓長魚,一邊在溝塘邊尋水蛭。憑著長期的觀察試驗,他掌握了水蛭的生活規律。時間長了,張國來發現野生水蛭畢竟量少,賺錢有限,如果能把它繁殖起來,這其中的經濟效益不言而喻。2010年,他在蘇南張家港投資10萬元租用了10多畝田,將自己平時捕捉的水蛭放到池子里喂養繁殖,同時購進一批水蛭苗。經過多年的摸索,細心的張國來養殖水蛭的水平逐步提高。
2013年下半年,急于擴大養殖規模的張國來,回到老家拿下了150畝水面養殖水蛭。“一人富不是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在他的發動下,村里的其他四位村民也跟在他后面養起了水蛭,對于養殖技術,張國來從不保留,細心指導他們。由于管理得當,今年張國來的150畝水蛭收獲頗豐。談到未來的打算,張國來說他還想流轉200畝水面,吸引更多的村民加入到合作社,把水蛭產業越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