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豆反彈,帶動國內豆粕上漲,再加上時間已經進入1月中旬,距離年前集中備貨越來越近,工廠挺價的心態也將更加明顯,因此預計春節前行情仍易漲難跌,只是上漲空間仍受到 “去庫存”市場需求難以明顯轉旺等利空因素限制。
一 美豆反彈,提振國內豆粕市場價格
美國農業部供需報告出臺,整體影響略偏多,但壓力依然存在。最新供需報告顯示,美國2015年大豆產量預估下調至39.3億蒲式耳,之前的預估為39.81億蒲式耳,報告將大豆結轉庫存預估從上個月的4.65億蒲式耳下調至4.4億蒲式耳。USDA還稱,截至2015年12月1日,美國大豆季度庫存為27.15億蒲式耳,低于行業預估均值27.2億蒲式耳.使得美豆反彈,提振國內豆粕市場價格.但是南美大豆在全球市場的份額正在上升。 原因在于美元兌巴西及阿根廷貨幣走強,使得美豆供應對海外買家來說更為昂貴。而且巴西近期降雨,豐收前景依然在,美豆在900美分以下的震蕩掙扎仍會延續。
二 豆粕需求轉旺是短期行為
由于豬料和水產料產量下滑幅度較大,2015年我國飼料產量整體呈現出下降趨勢,但豆粕由于性價比較好,得以替代其他雜粕,豆粕消費量和上年相比略有增加,不過目前豆粕進一步替代其他雜粕的空間已經不大,加之養殖行情恢復步伐緩慢,豆粕需求短時間難以轉旺。春節前后是生豬出欄旺季,生豬存欄量自去年12月繼續下降將是大概率事件,并且目前是水產養殖淡季,水產飼料生產基本停滯,唯一的利多因素是飼料廠春節前備貨,雖然短期需求將增加,但這僅是提前透支節后需求而已,春節后將再度進入豆粕需求淡季。
三 近月市場仍處于去庫存狀態
據海關初步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12月份中國進口大豆912萬噸,環比上月739萬噸增加173萬噸,或增幅23.41%,同比去年12月852萬噸增加60萬噸或增幅7.04%,另外,1-12月進口大豆總量8169萬噸,同比去年7139萬噸增加1030萬噸,增幅14.42%。去年12月份中國大豆進口量創下歷史單月次新高紀錄,遠高于市場之前的預估水平,市場人士分析,根據裝船量實際難有如此之高的到港水平,或可能是進口企業提前報關結匯原因,如此一來今年1月份的海關數據將會繼續下降。根據有關部門此前初步統計數據顯示,1月份國內預期到港大豆數量為578萬噸,低于市場之前預估的600-620萬噸水平,而2月份由于春節因素到港量或不足500萬噸。目前油廠的豆粕未執行合同量數量在下降,開工率卻在上升,因此若近月進口大豆到港數量不如預期,不排除春節前國內局部豆粕供應持續緊張,但總體來看,近月我國市場仍處于去庫存狀態。
綜上所述, 目前國內豆粕市場在節前飼料廠商集中備貨,油廠挺價心理較強等因素影響下保持偏強走勢,但值得注意的是,去年我國進口大豆總量增幅超千萬,近月市場仍處于去庫存狀態,同時市場需求增加僅是短期表現,加之國際市場形勢并未實質性利多,因此節前其價格上漲基調雖然未改,但空間卻受到限制,年前備貨需謹慎對待。